第022章:一条鞭法!考成法!张居正压服六部!
户部尚书夏元吉。
成祖皇帝五征漠北,一应钱粮,全靠夏元吉调度支撑。
成祖病危时,尚对左右叹息:“夏元吉爱我!”
这位被太祖、成祖公认为君子!
被仁宗、宣宗皇帝赞为肱骨、擎天柱的五朝元老!
此刻站在张居正身前,也只能一声叹息:
“张大人想必是皇帝陛下的心腹。”
“如今陛下登基,身边无有羽翼,故而想让张大人代陛下掌控朝堂。”
“可有些事情,从来不是顺着陛下心思来的。”
“陛下有张大人为羽翼,张大人又能以何人为羽翼呢?如今满朝文武,皆不服张大人,张大人是掌控不了朝堂的。”
夏元吉倒不是眼红张居正的首辅之位。
可正如他所说,他不看好张居正能掌控住这座大明朝堂。
一旦满朝文武联手与张居正作对,朝中乱象四起。
到时候受苦的,还是大明的百姓。
既如此,
不如干脆劝张居正主动退位让贤。
此刻,周遭的大明官员们,神情无不为之振奋:
“好啊!蹇义大人和夏元吉大人也向这张居正发难了!”
“这两位都是三朝元老,朝中重臣,看那张居正还如何死抱着首辅之位不放!”guxu.org 时光小说网
“呵呵,此人但凡有丝毫的羞耻之心,也该有自知之明,主动上表退位了。”
“我看张居正让出首辅之位后,这首辅八成还是要着落在夏元吉大人身上。”
四周的官员们议论纷纷。
似乎已经认定这两位大人出手,张居正的首辅之位必然是保不住了。
甚至已经开始讨论张居正之后,谁来继任这内阁首辅了。
望着眼前的这位,原来历史轨迹上的五朝元老。
张居正面露敬色,冲着夏元吉一拱手:
“张某确实无有羽翼,故而愿以夏尚书与蹇尚书为羽翼,共为陛下效力!”
自己等人是来让张居正认清现实的。
这张居正居然还想让自己等人替他效力?
真是荒谬!
蹇义冷笑连连。
夏元吉一愣,随即又是一声叹息。
果然,这堪比宰相的内阁首辅之位,谁会轻易让出来呢?
两人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一切。
可张居正也是有备而来。
他从左右袖口里,各掏出一份奏折。
不紧不慢的开口:
“两位大人莫要急着拒绝张某,张某这里有两份准备上奏新帝,改良天下税务,并监察天下吏治的奏折。”
“两位尚书大人,不妨一观。”
说着,
将左手的奏折递给蹇义:
“此为【考成法】。”
又将右手的奏折递给夏元吉:“此为【一条鞭法】。”
改良天下税务?
监察天下吏治?
两人都是一呆。
旋即蹇义一声嗤笑:“张大人,好大的口气!”
一个从未在朝廷中枢任职的家伙,居然一开口就要改良天下税务、监察天下吏治。
真是狂妄!
蹇义一把拿过那份被称作【考成法】的奏折,口中还不忘嘲讽:“也罢,本官便一观张大人的真知灼见。”
既然这个张居正还不死心,那也就别怪自己不给他脸面了。
蹇义根本不信一个没有在吏部任过职的家伙,能在吏治方面有什么见解。
稍后,他定要将这什么【考成法】中的荒谬、可笑之论大肆嘲讽。
夏元吉同样满脸无奈的接过那份名为【一条鞭法】的奏折。
他浸淫钱粮税收数十年,是永乐皇帝都钦佩的“大明财神爷”。
却从未听过什么【一条鞭法】。
此人以为随便写些什么狗屁不通的文字,再起个什么古怪的名字就能让自己对他改观,就能支持他做这个内阁首辅?
这位新帝还是根基太浅了,手下无人可用,以至于竟连这等妄人都被推出来掌管朝堂了!
大明竟沦落至此了吗?
夏元吉心中哀叹。
他手上无意识的翻开奏折,心事重重的望着上面的文字。
刚刚目光扫过一行。
忽然,
他的眼睛猛地睁大。
原本翻动奏折的无力动作,瞬间急促了起来。
哗啦~
哗啦~
夏元吉飞速的翻着奏折。
就像是老饕遇到了一席美食,迫不及待的想要品尝其中的滋味!
夏元吉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统一赋役,计亩征银,官收官解……”
“将各州县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
“切中时弊!切中时弊啊!”
夏元吉给大明当了十几年的大管家。
赋税上的弊端,他实在是太清楚了。
但光清楚没用。
这些年,
大明的财政赋税已经日益枯竭。
当下的赋税制度如果再不改变,夏元吉也不知道他这个大明的【财神爷】还能再坚持多久。
他一直想找出一个切实可行,能解除大明赋税弊病的办法。
却一直束手无策,想不出来。
可现在……
自己苦苦准寻而不得的办法,居然就这么出现在眼前这份奏折上?!!
自己居然看走眼了。
这张居正,见识竟如此高绝?!!
突然,
“妙!妙啊!”
蹇义激动的叫喊了起来。
这位吏部尚书,根本没指望从这份【考成法】的奏折中看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可他万万没想到,
这【考成法】中,竟藏着能刷新大明吏治的绝世利器!
蹇义呼吸急促,激动的脸色涨红:
“好个【考成法】!”
“好个【考成法】啊!”
“立限考事、以事责人、一目了然。”
蹇义激动的眼眶都红了。
“若此法能行,则政绩卓越、清廉自守者皆能得到重用,而贪官污吏,无能庸官,必能一一黜落!”
“天下吏治清明,不远矣!”
……
……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