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送走了杨戬,姬昌回到书案前拿起那卷标号为“壹”的竹简,一边阅览一边忖度道:

“十倍之才于贤弟,还比贤弟更像神仙人物?”

对自家贤弟留下的这句话,姬昌一直持半信半疑的态度。

因为他是亲身领教过贤弟的治世之才,也曾亲眼见过贤弟那飞天遁地的神通。

以他那能够推演出《易》书的头脑,都实在难以想象出那是一个怎样的神仙人物。

不过好在杨戬已经亲口答应,等他回山拜过师尊以及回家探亲之后,一定回来帮他。

想到这里,他终于松了口气,开始认真披阅自家贤弟为西岐量身订制的“五年计划”……

在离开丰邑之后,杨戬却并没有立刻就回昆仑山玉虚宫,而是来到了姜师叔隐居的渭水之畔。

毕竟由于他的缘故,给了姬昌和西岐群臣过高的心理期待。

而如果姜子牙还仅仅是按照原来的套路,可能会出大问题……

唉,自己捅出来的娄子,含泪也要把它给补上。

不就是包装、出道嘛,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杨戬心中瞬息万念,脚下却没有停歇,虽然此时已经是后半夜了,但他还是“十分愧疚”地打扰了姜师叔的美梦。

“杨戬师侄,深夜来访,不知道有何要事?”

姜子牙打了个哈欠,目光有些危险地盯着这个搅人美梦的师侄。guxu.org 时光小说网

心中已经决定了,如果等下这个师侄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理由,他就让这个师侄知道知道花儿为啥这么……

等等,自己好像打不过他,凎。

杨戬在一旁找了个树墩坐下,颇有些好笑的看着一脸便秘模样的姜师叔,没想到这位名垂青史的师叔还有这么大的起床气。

不过他丝毫不慌,笑呵呵地说了四个字,立刻就让自家师叔睡意全无,这四个字便是:

“西岐相位!”

杨戬深知,自家师叔虽然并非官迷,而是一个修仙迷,但是西岐相位却是他完成师尊元始天尊交代任务必须拿到的。

因此,他现在只要拿住了这四个字,就能死死地吃定这位师叔。

当然,杨戬不是申公豹,也不敢仗着劫气遮掩肆意胡为,致使自己失去师祖的宠爱。

不过,在一些小地方,拿捏一下师叔,还是完全可以的。

毕竟,他不想再在封神之战中当个几十集的运粮官,有难啃的骨头时才会想起还有他这号人物。

细细思考之后,杨戬将自己随西伯侯……文王姬昌回到西岐之后,发生的种种有选择地告知了师叔。

姜子牙听到杨戬那套极为成熟,“以工代赈”安置流民的方案之后,不由得拍案叫绝。

但随后也有些发愁,只因杨戬把原本属于他的币都给装完了。

他即便得到西岐相位,又如何拿出亮眼的成绩,令群臣心服口服。

想到这些,姜子牙不禁皱起了眉头。

杨戬见师叔一脸愁容,便知其所想,当即便意味深长地道:

“师叔不必忧虑,办法倒也不是说没有……”

姜子牙也是个人精,见自己这位师侄流露出如此姿态,倒也不恼,反而以手遥点着杨戬笑骂道:

“感情你小子在这儿等着师叔呢……有何要求,尽管说来……”

姜子牙豪气地大手一挥,但随后气势陡然一降,弱弱地补充道:“不过可不许太过分哦”

“哈哈哈,”杨戬见意图被师叔揭破,也不尴尬,大笑道:

“杨戬只是想跟师叔要三个人情,以后在不违反师叔原则的前提下,帮师侄一手就行……”

“你确定只要这三个不知道什么时候用的上的‘人情’?”姜子牙笑容逐渐收敛,正色问道。

杨戬也收起了那副笑眯眯的表情,坚定地点了点头。

“那好,”姜子牙也不是犹豫不决之辈,伸出右手在左袖中掏了掏,取出了三枚玉扣,并将之递给杨戬。

接过师叔递来之物,杨戬便立刻察觉到了这三枚浑然天成的玉扣不简单。

“师叔,这是?”

“啊,这是师叔我昔年在朝歌算命时,所遇到的一只玉石琵琶精,被我以三昧真火焚烧,又加之天雷轰击,方才除了此害……”

姜子牙轻描淡写地叙说了自己大半辈子以来少有的风光时刻,最后又惋惜道:

“可惜那现了原形的玉石琵琶过于精美,被妖妃妲己向那昏君讨去,师叔我也是事后才在火场发现了一共四枚玉扣……”

听姜师叔说到这里,杨戬自然明白了手上是何物件——正是那轩辕坟三妖之一,千年琵琶精身上的弦扣。

很明显,现在师叔自己那里留了一枚,将剩下的三枚送给了自己,代表着他欠自己的三个人情。

莫名的,杨戬想到了自己本家杨过,其赠送郭襄三枚玉峰针,说是代表了三个愿望……

淦,即使隔着不知道多少个世界,杨戬也不得不为自己这个本家的撩妹手段拍案叫绝。

当然,现在师叔送给自己三枚玉扣,显然不是撩妹或者撩汉的意思,就单纯地代表了他的三个人情。

手中稍稍盘了盘这三枚卖相、手感俱佳的玉扣,杨戬心中已经有了两个人情去处,只待那封神台上钟鼓响起的那一刻。

至于第三枚玉扣,杨戬也隐隐有了一点想法,但还要等到兵进朝歌之后再说,此时不提也罢。

“师叔放心,杨戬定会将您安排的明明白白……”杨戬只顾着把玩这三枚玉扣,随口保证道。

姜子牙:这个保证为什么听起来怪怪的?

收起了那三枚“人情”,二人借着已经出现的曦光,也开始说起正事。

杨戬当时在西岐众臣面前侃侃而谈的方略,也只是一个大概的框架,还有许多细节有待完善。

而且那也是即兴口嗨,事后杨戬自己细细思略,也发现了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杨戬一抬手,取出了两卷竹简并将之推给师叔,其上详细地将自己的思路以及优化方案。

姜子牙微微一笑,却随手布下法术,将之封存了起来。

杨戬心中微动,顿时就明白了自家师叔的意思:你杨戬确实很牛,但我姜子牙也不差。

“待这两卷书简再见天日之时,且看你我二人谁能更胜一筹……”

姜子牙此时“青春热血”地完全不像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在他身上也极好地体现了后世曹老板所言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ps:今天中午去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相亲会。回来病重,吐了晚饭,感觉身体被掏空,但拖延症晚期的作者菌依旧在顽强地码字……

因为这本书虽然读者寥寥,但也有几位一直支持作者菌的朋友,我,不想让你们失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