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王都,王宫。
赵忆君在天子的细心引导下,情绪总算是稳定了。
赵忆君本身受的伤也很重,身体还处于虚弱阶段。
还需要一些日子静养,只能卧床。
他们用完膳以后,周建国就这样陪在赵忆君身旁,陪她说话,
给她讲一些另外一个世界的故事,自然是以她能理解的方式讲述。
这么做也只是为了转移赵忆君的情绪。
就在这时,门外有侍从来报,说周甲求见。
周建国这几日什么人都没见,但是得知周甲这么快回来了,
就赶忙去见周甲了,然后让守在殿外的周忠进来陪赵忆君说说话。
周建国心想,周甲这么早的就回来了,不是一个好兆头。
因为按照时间推算,周甲在曾郡待的时间并不长,
那就代表曾郡医官的意思对赵彰的伤情也是无能为力。
或者说赵彰此时已经去世了。
周建国到了议事厅以后,周甲已经在那里等待了。
周甲见到天子赶忙匍匐过去行礼道,
“请王上治罪,属下将差事没办好。”
“赵彰的病情又不是你能左右的,你何罪之有。快快起来。”周建国赶紧要将他扶起来。
但是周甲并未起身,而是继续匍匐在地上,然后说道,
“属下将赵彰弄丢了。”
周建国立刻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问道,
“什么?赵彰丢了?他都如此重伤了如何丢的?”
周甲这才将前因后果慢慢讲出来。
原来他们将赵彰送到曾郡那家天子指定的医馆后。
医馆医师查看过赵彰伤情以后也是非常吃惊,赵彰是如何活到现在的。
按照赵彰的伤势早就应该死了。
但是医师还是给赵彰做了治疗,但是效果不大。
曾郡的医师也得出结论,此时赵彰的脑部充血严重,瞳孔已经有扩散的迹象了,就算神仙都无力回天。
周甲很失望,便将在弘文学宫的百里轩叫了过来,让他来见赵彰最后一面。
百里轩见到赵彰被秦国刺客伤重至此,也是痛心疾首。
周甲将天子的话转达给百里轩了,首先是道歉的话,
再者就是如果赵彰无力回天,那么他们需要提前送赵彰上路,结束赵彰的痛苦。
百里轩听闻以后一开始也是难以接受,在周甲的细心劝说下百里轩也就默许了。
但是周甲万万没有想到,第二天百里轩直接带着伤重的赵彰失踪了。
因为他们都没有想到百里轩会做出这样的事,所以警戒性都不强。
这才让百里轩将伤重的赵彰给带走了。
周甲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讲述了以后,周建国也沉默了。
周建国明白,百里轩老先生不可能被周甲三言两语给说动。
百里轩老先生做出这个举动也能让人理解。
毕竟周建国的思想与理念太过超前,不是什么人都能理解的。
在百里轩的眼中,赵彰还活着。
他自然是不愿意周甲送赵彰上路的,所以百里轩才会一声不吭的将赵彰带走。
周甲讲述完以后,又赶忙说道,
“请王上治罪。”
周建国看着周甲,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对着周甲说道,
“赵彰不是在几天前已经死了吗?”
周甲抬起头看着天子,他明白天子的意思就是,赵彰他们早就宣布死亡了。
现在赵彰被百里轩老先生偷偷带走了这件事也只有他们二人知道。
“属下立刻派人去寻找百里轩。”周甲感动的说道。
周建国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
“不用了,可能百里轩是想将赵彰带回秦地。让赵彰回到秦地安葬,也许是一个不错结局。”
周建国这么说也是为了安抚周甲,让他心里好受一些。
周建国又突然意识到,如果赵彰死了,百里轩老先生一定会选择自刎。
因为百里轩老先生肯定也会陷入自责,从而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去赎罪。
这个时代士的精神就是如此纯粹又极端。
周甲见天子没有丝毫责怪,甚至还在给他做心理疏导。
毕竟赵彰被抓走也是他们天知局的疏忽,现在自己还将赵彰给弄丢了。
这让周甲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周甲愣了好一会,才缓缓说道,
“谢王上。”
这个‘谢’是发自内心的,其实周甲也知道王上为何没有处罚他们天知局。
那是因为王上知道,赵彰被抓是秦国与范氏谋划了很久的。
这件事不是天知局所能左右与防范的,所以王上才会丝毫没有责怪天知局。
“去做好你份内的事吧,赵彰的事不用你管了。能救回赵忆君你已经是大功一件了。”周建国对着周甲说道。
周建国说的是肺腑之言,如果不是周甲敏锐机智的处理,
赵忆君也已经命丧黄泉了。
赵彰的死其实给周建国造成了不小的心理伤痛,但是他需要安抚赵忆君。
所以他一直都强忍着内心的悲痛,毕竟他是天子。
作为天子起码在别人看来是要摒弃柔软的内心的。
周甲立刻行礼道,
“属下明白,属下日后一定会加强天知局的建设。”
周建国点了点头说道,
“尽力就好,有些事情本来就不是人力所能为的。”
“臣下明白。”周甲行礼道。
此时的周甲还不知道一件更为严重的失职,那就是在郑国都城太子府邸的人被全部杀害。
负责暗中护卫的天知局的人,虽然及时出现,但是也全部被杀害了。
如果周甲得知了这件事,怕是更无颜面对天子了。
因为天知局的人全部被杀害,所以从郑国传到王都的消息源会变得相对慢一些。
此时的祭足已经带着使臣队伍,浩浩荡荡的开向了王都。
使臣队伍里还有两口精致的棺木,一个是太子的,一个是太子老师的。
就在祭足出发的时候,整个郑国都城已经炸开锅了。
因为太子在他们世子姬悟生成婚的当晚遇害了。
这对于郑国而言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政治事件。
因为太子的府邸被焚烧,这就导致这件事情是无法秘密处理的。
这也是祭足觉得自己可以大展身手的好时机。
祭足的出使虽然让郑国公心安了一些,但是郑国公还是无法完全放下。
毕竟这件事太大了,而且世子姬悟生还正在举办大宴。
这件事的意外发生甚至会改变现在天下的很多政治格局。
而此时的周建国还浑然不知他要面临的更大心理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