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艺城郊外。
周国难民的尸体,被曾仕控制的士族尸体。
曾国北境复仇的民众尸体。丹原手下士兵的尸体。
铺满了艺城郊外。
周建国打着马,看着这惨烈的画面。
心想,他带着两万大军与申国五万大军大战都没有死这么多人。
而且这些本该都是他的子民,本来都不该死去。
但是郑国公的一个计策,就让周国与曾国死伤惨重。
死伤的人数还只是次要的,这次冲突可能会在周国与曾国两国民众的内心,形成一道不可弥合的伤疤。
他现在终于明白刺杀南宫信一为什么不是最终目的了。
刺杀南宫信一是为了让自己与曾国高层的关系断裂。
挑起周国难民与曾国民众的内斗,则是让两国民众内心形成世仇。
这样曾国入周这件事就不是靠一道王诏可以搞定的了。
失去曾国高层的支持,失去曾国民心的拥护。
自己也就在曾国失去了根基。
如果曾国贵族与士族想夺回曾国的权利,那就易如反掌。
那么自己只能带着之前的卫队返回周国,而自己的卫队经过这几轮大战还剩多少呢?
自己还有与郑国公叫板的资本吗?
周建国此时才明白,吞并一个国家,并不是那么容易。
难怪郑国公会在丹国弄的焦头烂额,难怪郑国公会与胡国主动联姻。
可能因为之前南宫信一的大力支持,让曾国入周这件事显得太过容易。
而让自己有些忘乎所以。
祁大山这个时候策马过来请示道,
“王上,这些尸体需要立刻处理掉吗?”
周建国摇了摇头,说道,
“你即刻带兵返回曾都,将曾都的所有贵族全部请来。”
“为何?”祁大山问道。
“这件事必须让他们来参与处理。”周建国冷冷的说道。
“诺!”祁大山立刻驱马离开。
周建国看了身边的赵忆君一眼,询问道,
“周甲有手下跟着我们吧?”
“回王上,有!”
“即刻联络周甲,让他先帮忙查清楚这件事。寡人要最直接的证据!”周建国吩咐道。
赵忆君立刻心领神会,就去联络周甲了。
这件事是被人操纵是肯定的。但是空口无凭,要拿证据先说服贵族。
丹原此时也驾着戎车赶了过来,立刻跳下车,跪倒在地,
“请王上责罚,臣下没能处理好这件事。”
周建国看着丹原满身是血,脸上竟然还多了一道刀伤,
立刻翻身下马,扶起了丹原。
“这件事与你无关,有人早就预谋好了。”
丹原忧虑的说道,
“属下也觉得不对劲,王上已经知道是谁从中作梗?如今死了这么多曾国民众如何交代?”
周建国也叹了一口气。
“寡人也没有想到,郑国公竟然还有如此毒辣的手段。看来寡人之前是小瞧他了。”
“郑国公?王上确定吗?”丹原惊呼道。
因为丹原听到这个名字,早已是怒火中烧。
郑国大军灭了丹国,屠了丹都,贩卖了丹国子民。
如今又被郑国公暗算成如此狼狈的样子。
丹原怎么能咽的下这口恶气?
周建国冷笑一声,
“当然确定,昨天他的刺客已经刺伤了寡人。南宫先生也伤重昏迷至今还生死未卜。”
“什么??王上负伤了?南宫先生重伤??”丹原几乎是声嘶力竭的吼着问道。
周建国点了点头,看着丹原,
“这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接下来曾国的形势。”
“王上,请准许臣下带人也去刺杀郑国公。为王上报仇,泄愤!”丹原继续激动的说道。
周建国拍了拍丹原的肩膀,
“刺杀不是你的专长,你要帮寡人稳住军队的局面。再说郑国公是能轻易刺杀的吗?记住不要轻易愤怒,愤怒会让你做出错误的选择。也不要仇恨,仇恨会降低你的判断力。天下又没有规定不能刺杀天子。错就错在寡人低估了郑国公的手段。”
丹原在周建国的劝说下,也冷静了下来。
“王上,如今的局面。我们该怎么办?”
周建国对着丹原微微一笑,
“这才是一个三军统帅应该问的问题,而不是冲动到去干一些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事情。刺杀郑国公不能赢的天下。你即刻带着参战的士兵到所有的军队与民众里散布消息。就说北境曾国民众被敌国利用攻击军队。”
“这么说会有人信吗?昨夜曾国北境不少村庄被烧杀抢掠,今日又在这艺城杀了这么多曾国民众。”丹原询问道。
周建国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
“敌人的谣言恐怕已经在散步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也需要放出风去,起码让不明真相的民众陷入困惑。而不会轻易被谣言带偏。”
“那王上直接出王诏不就好了吗?”丹原紧接着问道。
“王诏寡人马上也会出,但你们也要让士兵在底层制造舆论。说郑国公的人冒充周国难民,烧杀抢掠。”
“诺!”
周建国的详细解释,让丹原立刻就明白了。
汹汹民意都是被制造出来的,就算一时无法平息。
只要让民众不立刻那么激动,都可以为他们争取时间来调查真相。
周建国知道,这个一天内发生的事情很难立刻传回周国。
所以周国此时肯定还有不少难民在往曾国涌。
他们肯定会被无缘无故的截杀在曾国北境的路上。
周建国看着丹原认真的说道,
“还有一个任务给你。”
“请王上下令。”
“等江瞻的部队到了以后,寡人会让他们分调一部分军队给你。你立刻带着艺城一部分的粮食北上,返回周国都城。沿路发布王诏,让难民到王都集合。”周建国说道。
丹原知道,一开始等难民南下。
将粮食屯在艺城就是为了减少粮食的过度消耗。
如果大军带着粮食北上,那样粮食被消耗的速度将会大大提高。
毕竟很多运输的民夫也需要消耗军粮。
但是事到如今已经没有办法了,粮食是节省不下来了。
“诺!”
周建国再次叹了一口气,早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
当初就不该心疼粮食,直接将粮食北运就好了。
如今两国矛盾不但爆发,粮食还是一样要被过度消耗。
现在只能寄希望唐子陵能从晋国弄来粮食。
虽然下面还有一个秋收的季节,但是曾国境内被申国蹂躏过。
不少良田早已经被摧毁。
周国被雨灾与瘟疫肆虐后,粮食产量也会大幅度下降。
所以唐子陵的这次出访,在当下的形势下更为重要了。
本来周建国从申国与胡国弄来的粮食是足够自己分配的。
现在郑国逼到这个份上,自己也只能先应付眼前的事。
自己刚刚有点长远打算,又被逼到了走一步看一步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