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君臣之心(求花求票!)

洪武十五年,皇宫中。

武英殿里,朱元璋跟朱雄英相对而坐。

“英儿,你为何要将这样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不满二十的年轻人?”

这是朱元璋今天最大的困惑。

哪怕郑成功再牛,再了解海外之事,他也始终只是个年轻人。

经验、阅历都比不上水师里的那些老海员,为什么朱雄英不肯让郑成功去水师多历练一下,再让他统领船队呢?

朱雄英在脑海中大概组织了下未来郑成功的履历,才终于气定神闲地开口。

“皇爷爷有所不知,郑成功并不是个普普通通的海商之子。”

他从怀里摸出一叠纸,摊开在桌上:

“这是孙儿在崇祯的书房里找来的海图,翻到的时候都已经落灰了。”

“您看,这里是琉球对不对?”

“咱们要打琉球,郑成功他就是在这出生的,对这岛国上的风土人情、地理位置都十分了解,这是其一。”

“其二,便是他日后的功绩了。”

“孙儿曾跟您提起,明末往后的那段时间我也去看过。郑成功,便是那群辫子入关之后想要反清复明的大将!”

听到这儿,朱元璋隐约感觉到了什么。

先前见到郑成功的时候,由于对方看上去只是个文人模样,他便从未将这年轻人往武将的方向去想。

现在看来,孙子是早有了解和筹谋啊!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接着说说,他做了些什么。”

朱元璋很感兴趣地追问道。

有兴趣就好!

朱雄英笑了笑。

“也没什么。”

“不过就是帮着南明皇帝打辫子头,结果南明不争气,皇帝死了。他就带着兵马跑到沿海去,继续抗清。”

“清廷弄不死他就想招安,但他对那些蛮子恨之入骨,坚决不投降,打了很多年,让辫子们苦不堪言。”

“后来,清廷势大,郑成功发现打不了了,遂带着麾下兵马和南明皇室一同出海。”

“那时候有一帮洋鬼子占据了咱们的海岛,他把鬼子打得屁滚尿流,而后就在那岛上安家了。”

他说得轻巧平淡,但以朱元璋的见识和眼力,自然能听出来这其间有多少血泪。

若郑成功只是想要建功立业,那他大可以在辫子招安之时选择去朝廷。

何苦在这偌大的中原奔波鏖战,只为保着名存实亡的南明?

虽说那是十几二十年之后的郑成功所干的事。

但实际上,一个人到了二十岁,整个人和性格都已经定型了。

不难看出——

郑成功,是一个既有领兵打仗天赋,又心志极为坚定忠于大明的天才!

………………

几日之后。

郑成功正在家中,与妻子交谈这段时间来发生的事情。

前几天,他已经被陛下亲自封了官职,官给得不大不小,现在是六品的兵部令史。

当时朱雄英想把他放在五军都督府里,但被朱元璋拒绝了。

不管怎么说,先为文臣再做武将,总是比武夫出身要来得合适些。

毕竟他往后跟兵部工部的人要一直打交道,总不能让一个武将来指挥文臣做事吧?这不合规矩。

正跟妻子说着未来打算。

郑成功便忽然听到外头有人敲门。

他出去一看,就见外面站着一个太监打扮的人。

“不知公公找我何事?”

郑成功有些疑惑道。

那太监笑得一团和气,朝他拱拱手:

“恭喜令史大人,陛下今日要宣您进宫觐见呢!”

除了早朝后要议事之外,朱元璋其实很少宣这种五六品的官员进宫。

眼前这位,怕是要起飞了呀!

郑成功满腹疑惑地跟着太监走了。

去宫里的路上,他细细将最近的事情重新捋了一遍。

虽然是初来乍到不久,但郑成功已经很明显地感觉到这里跟明末的区别。

在兵部里,诸位同僚做事都是兢兢业业不敢怠慢;京师里的百姓们,虽说不上都满面红光,可也皆是一派安居乐业休养生息的模样。

为官之人不敢贪,为民之人也不怕官。

不知比崇祯治下好了多少倍!

郑成功还年轻,家境又富裕,自然没有想过要靠着做贪官赚钱。

洪武朝对他而言,绝对比崇祯朝要适合得多。

只要不乱来,传言暴戾的朱元璋其实也不会对老实干活的官员们痛下杀手。

就这样当个小官,顺便跟着那位将自己带来的皇太孙殿下做个幕僚,待到皇太孙升成太子之后,他就能厚积薄发了。

想着想着,忽然被皇帝召见的郑成功就没那么慌了。

一路无话。

到了武英殿内,郑成功先是向龙椅上的朱元璋行了礼,一抬头就看到皇孙殿下立在一侧。

他心中一动。

就听到朱元璋开门见山道:

“郑成功,咱要问你一件事。”

“日后,待你手中船队组建完毕……”

“你可愿为大明出海远征,攻打琉球?”

攻打,琉球?

郑成功愣在原地。

他要带着大明的军队,去攻打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