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蜂的杂感2

胜利往往注定了在小小的蜂儿这一方面。

“不立战功不插”这一句话,用来形容蜂儿们也同样是非常恰当的。

蜂儿这一种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的气概,往往也被人类加以利用。正如古代中国人曾利用牛群布下过势不可挡的火牛阵;古印度人曾利用受过训的狮、虎、豹充当先头部队一样,在美国对越南发动的侵略战争中,越南军民也曾利用野蜂使美方的正规部队溃不成军……

但是蜂的胜利,一向是以自己的生命换取的。当然人类在战争中的胜利,其代价也是人的伤亡。然而情况还是那么的不同,因为相对于蜂儿,它对敌人的攻击,乃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攻击,它根本不可能进行第二次,之后,它就必死无疑。而它的攻击,对敌人却一般不会是致命的(某种毒蜂除外),甚至是小小不言的。比如它对人的攻击,涂几滴药水儿就解疼消肿了。没有药水,涂点儿牙膏或肥皂水,也行了。

“没有必要不拔;不立战功不插”两句话,体现在蜂儿们身上,是悲壮的,是惨烈的。

它们以自己的死来实践那两句话。

一只蜂儿,用它唯一的一支“箭”,或一颗“子弹”,进行了勇敢无畏的战斗,之后不一会儿,它便掉在地上死了。

这意味着些什么呢?

这意味着它们不惜以死诠释它们的和平理念及战争理念。包含有这样的几层宣言性的自白:

我的装备只够进行一次性的自卫,这足以证明我是多么的主张和平……

我不会置你于死地,因为我的本性是温和的……

但我也是勇敢无畏的,我愿以我的死使你清楚一个事实——蜂的家园是不可以无端侵犯的。

你侵犯了我,你只不过受了点轻伤;我实行自卫,而我死了。我对某些我所厌恶之事即使参加了一次,即使是被迫的,我也还是耻于再活下去了——战争对我便是那样的事……

真的,在地球上,在包括人的所有生命中,还有别的什么能够做到像小小的蜂儿这样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点蜂儿是做到了。

“己所不欲,宁死而不二”——这一点,蜂儿也做到了。

而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太容易做到的。

所以,倘一个人被蜂蜇了,我的同情,一般并不在人这一边,而在蜂儿那一边,因为人被蜇一下只不过疼片刻,最多几时,而一只蜜蜂蜇了人,它接着就只有死了。何况,人被蜇,必首先是人不对的结果。

我是孩子时,曾和别人做过这样的事——将背心或薄布的衣服用唾沫弄湿一小片,然后逮蜜蜂。逮着了,就用指尖儿捏住它们的翅,迫它们蜇背心或衣服湿了的地方,它们蜇过后,刺便被“吸”在上面了。我们比赛看谁从蜂们身上“缴获”的“武器”多……

长大后,知道了我们儿时那样的恶作剧,实际上对蜂是杀害行径,便非常地后悔。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蜂的社会形态和生命意义,是理想化的具有诗性的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