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牡丹园遮掩鬼名声

自从秀才买下了牡丹园后,大家什么都不用担心了,牡丹园现在是自己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甩开膀子干了。

和尚、老柴从大员胡磊那里骗了三百两银子,一百两给了玉芙蓉和秀才,让他们帮着安置龙井村的村民。

另外的两百两当时就在杭州城送到了唐伯山家中,不管唐伯山如何婉拒坚辞,两人放下银子就跑了。

唐伯山可不会武功,斗不过他们,只得自己撕了秀才的借据。

牡丹园的大伙得知债也还了,无债一身轻,心思都放到如何更好地建设牡丹园上面来。

经过这段时间童前买卖牡丹园的折腾,大家都憋着一股气,现在完全放开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褚家领头将中院的农田、菜地已经全都变成了花园,专门种植草本花卉。

这里沟渠都是现成的,有水车、风车,灌溉都是非常容易。

鲁峰、玉兰拿主意,在后院的东侧种植了近五十亩的水稻,菜地也扩大到三十多亩。

小川立了头功,把这片沟渠都给疏通了出来。

后院西侧的鸡鸭鹅成群结队,已经可以成批地出售了。猪、羊也增加了一些。

————

承蒙童前的家丁,将牡丹园大门前清理得干干净净,现在老柴、小六他们进出都从大门。

秀才担心的是,牡丹园闹鬼的事传播得越来越远,越来越邪乎,会不会将江湖上好事的给引过来?

要是真有法力高强的人来了,怎么办?

秀才找大家一起商议,牡丹园的秘密还是要守住啊。

前番童前请来的法师们都没有什么真本领,但这并不意味着世上没有真本领的法师。

和尚刚来时,就曾轻易地捉到过李清。不是仗着妖多势众,连和尚都难对付。

老柴道:“大家还是要合作。妖精、鬼魅能保护人,我们也能保护妖、鬼。

法师们的神符、神器什么的,对付妖、鬼有用,对人则无用。人只要毁了神符、法器,妖精、鬼魅就能大显身手,人、妖、鬼合作,就能对抗入侵者。

现在牡丹园大多都在学武功,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够相互保护。”

和尚又道:“现在牡丹园在我们手里,我们已经不需要借鬼的名声吓唬人了,我们现在就有能力保护牡丹园。

我们可以慢慢放出风声去,就说牡丹园的鬼,都已经被我捉了,现在没有鬼了。我经常在临德城周边活动,会有人相信的。”

大家一起笑话了和尚一阵子,讽刺他是个撒谎大师,挖苦他是个吹牛大王,嘲笑他是个表演专家。

不过和尚说得有道理,以前赵老汉无力保护牡丹园,于是妖精们开始装神弄鬼吓唬人。

继而秀才来了,也是个窝囊废,也保护不了牡丹园。

然后小牛、小毛、褚家、翟娟等女子都没有保护牡丹园的能力。

现在有了老柴、和尚、鲁峰,再加上男男女女的都学了武艺,可以保护牡丹园,所以也就不需要装神弄鬼的了,反而可能招来麻烦。

一致同意和尚的主意,先慢慢消除牡丹园的鬼园名声,再看下一步。

————

在获得桑姥姥的同意后,从此,牡丹园大门有出入就打开,不再顾及路上的行人。

大门前也时常有人清理,保持干净整洁。

这些都明显引起了路人的注意,猜测着是不是鬼已经灭了?牡丹园又开始有人居住了?

一传十、十传百的,渐渐地经过牡丹园大门前的商旅也不再那么害怕了。

只是为了园中的妖精、鬼魅不被外人知晓,大门日常还是关着的,有出入才打开。

老柴、和尚、小牛、小毛、小强他们四处传出的风声,也慢慢有了效果。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牡丹园的鬼,已经被法力无边的法海和尚给铲除了。

现在和尚就受邀常驻在牡丹园镇守,和尚的名声远扬,很多人都敬仰他的本领,牡丹园有了法海大师,人们也不再对牡丹园谈之色变了。

早晨、黄昏官道上都有些胆大的,从大门前经过,牡丹园的恐怖慢慢成了传说故事。

老柴也不再避讳他卖的花来自牡丹园,于是牡丹园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

说起花,牡丹园中的花卉品种已经有很多,但对于爱花的人来说,再多也不为多。

唐伯山喜欢到处采风游历,偶遇新品种,必想方设法地买下。

你不想卖,他就软磨硬泡,死缠烂打。实在不行,他就配合书童去偷,都给你偷来。

家中院子里都是花,有了好花必忘不了牡丹园,送一些过来,再拿一些回去,过一段时间就要来一趟,住上几天。

他家的花园再好,怎比得上有花妖们精心照顾的牡丹园。

————

这一次,唐伯山出了一趟远门,应朋友之邀,到福州去转了一圈。

在福州游玩时,遇到一大户人家的观赏鱼塘里,种植了许多的莲花。其中有一朵又大又艳,金黄色的莲花,隔着好一段距离都能闻到沁心的香味,非常美。

红莲花、白莲花都见得多了,香味也不浓,这芬芳的金黄色莲花,从未见过,一下子就打动了唐伯山的心。

别人转来转去都只顾欣赏各种各样的观赏鱼,唐伯山少有兴趣,直盯着人家的花。

主人家介绍这个莲花品种叫香莲,有好几种颜色,又美又香,只是开金黄色的花很少见。

唐伯山立即就提出要买下,主人家婉言谢绝,这香莲在他们家已经很多很多年了,年年盛开,舍不得割爱。

————

唐伯山的执著劲又来了,以画鱼、画花为名天天来这家耗着,死乞白赖地要人家的花。

唐伯山乃是一代名流,大家都知道他的名气,也不好直截了当地驱赶他,他正好利用这一点缠着不放。

每天就在鱼池边,画各种各样的鱼,画那株金黄色的香莲。

又从别处买来一些红黄蓝白的香莲,不由分说地种在了人家的鱼池里。

这家人喜爱观赏鱼甚于喜欢花,看着唐伯山画出了许多幅栩栩如生的观赏鱼的画,渐渐地有点动心了。

又感觉出这个唐伯山性格固执,要是不把这株金黄色的香莲给他,估计他这辈子就赖着不走了。

无奈地与唐伯山谈条件,让他拿观赏鱼的画来交换香莲。

唐伯山一高兴把大多数的鱼画都交给了这家,这家人才忍痛割爱,把香莲让给了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