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师徒再闯江湖

义县是华州辖下的一个小城,地处要冲,南方各州县去往杭州大多经过此地,是个商贸交易中心,也是个很热闹地方。

牡丹园的糟心事终于告一段落后,秀才还没高兴几天,玉芙蓉又结束闭关修炼,出山领着秀才继续走江湖,培养男子汉。

玉芙蓉对男子汉的理解很直白,就是江湖大侠。

一妖一人一路晃到义县,免不了要到处看看山河风景,了解一下风土人情,看能不能结交几个江湖上的仁人志士,做一番震动江湖的丰功伟业。就住了下来。

秀才饱览壮美山河之余,还要额外写几首小诗、小词、小赋、小曲,抒发一下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纪念一下曾经有幸游历到此处。

玉芙蓉在这一点倒是挺佩服秀才的,到哪都记下来,写几篇小游记。

你只要一问起,他马上就能翻出书稿来,帮助你回忆。玉芙蓉到过哪些地方,自己都不记得,但有秀才在,他就能帮助你回忆。

文人自有文人的好处,心细,知道的东西多,带着这么个酸秀才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寂寞。

————

这段时间,一路走来,两位没找到任何寻衅滋事的机会,有些落寞消沉,情绪也是低落。

但这并不代表天下太平无事了,侠义之心要保持着时刻戒备,机会总是为有心者准备的。

这天,两位又在义县城外官道边简易的小酒店里喝酒打发时间,无聊地数着路上来往的行人和车马。

见到两个人骑着马来到小酒店前,相互拉扯、搀扶着下了马。

小伙计赶紧上前帮忙拴好了缰绳,引导二位落座。

这二位都腰携长剑,长相精炼,一看就是闯荡江湖的人物。

但好像都带着伤,行动不是很方便,想必也是有故事的人,这就被玉芙蓉给盯上了。

————

待他们坐定,点好了酒菜,玉芙蓉一示意,秀才上前抱拳行了个礼,含笑道:“不知两位好汉从哪里来,可否方便通报个姓名?”

那二人见他礼节周全,虽带了伤也挣着站起回礼。

稍高一点的那位回答:“在下甄天寿,这位是师弟杜晓运,我们是泰山派的弟子。不知仁兄尊姓大名?”

秀才道:“哦,甄兄,杜兄,在下姓张,张天臣。(一指玉芙蓉)这是在下的师父天峒女侠玉芙蓉。”

那二位扭头一看,惊得口水都窜上来。这么一位成年男子拜这么年轻的女子为师?

再细看秀才一副文弱窝囊相,也不便说什么,打着哈哈与玉芙蓉报了个拳。泰山派在北方,他们可没有听说过天峒女侠玉芙蓉的大名。

————

玉芙蓉不擅长人类的说话婉转,拐弯抹角,含蓄蕴藉,温柔敦厚那一套,直接问:“看你二位受了伤,莫不是遇到什么仇家、恶人,吃了亏?”

那二位也不擅长回答陌生人如此直截了当,窥人隐私的问题,甄天寿支吾道:“人生地不熟,遇到点小麻烦。”

秀才一听有惹是生非的机会,立刻上了心,热情道:“泰山派在北方,你们远道而来,想必有要事。

我们是江南人,这附近州县都走过,地方熟。如果需要帮忙,请不要客气。我师傅是位热心人,在江湖上专打抱不平。”

那二人不由得又细看了一下玉芙蓉,见她年轻貌美清秀,但眉宇间透着一股高傲,好像对谁都看不上眼。

见二人看着自己,玉芙蓉大大咧咧道:“有啥难事,只要不是干坏事,告诉我,我帮你们搞掂。”

看她如此傲气,那二位好歹也是大男人,自尊心还是有的,都不知该跟她说什么好。

甄天寿岔开话题道:“我们在这里等几位师兄弟……”

正好这时伙计端来了酒菜,甄天寿出于江湖礼节顺口就客气了一下:“不知两位可否赏脸,共饮几杯。”

话音刚落,玉芙蓉站起身来,端着自己的菜碟就过来了,秀才也赶紧取来了他们的酒壶、酒杯、碗筷,得,四人凑了一桌。

————

那二位面面相觑一下,但泰山派弟子总归是北方人,也是闯荡江湖的,性格也爽快,主动给这毫不客套二位斟上酒。

四人相互敬了几杯。

玉芙蓉还是忍不住追问:“你们身上的伤到底咋回事?给谁打的?”

然后紧盯着那二人,等他们回答。

那二位一看她这架势,你要是不告诉她,她可能真的就没完没了地这么一直问下去。

北方人也不擅长绕弯子,兜圈子,她既然这么好奇,就满足一下她的好奇心吧,看她知道了答案能怎么着?

甄天寿长叹一口气:“师门不幸,家丑原不想外扬。但见二位侠义热心,就权且一说,请不要耻笑。”

秀才忙道:“不敢,不敢,只是真心想帮江湖朋友一点小忙。”

那两位泰山派弟子一边喝闷酒,一边吐苦水,絮絮叨叨了好一会儿,玉芙蓉和秀才也理解了他们的苦衷。

————

原来这二位不远千里从北方来到江南,是奉命来追拿泰山派的师门叛逆,江湖败类的。

他们有位师兄名叫沈通,是他们这班辈弟子中的佼佼者,练功最勤,武艺最高,深得泰山派掌门和各位前辈的器重,多加指点,秘传绝技。

在几次武林比武较量中,也为泰山派赢得过胜利,挣到了面子。

大家都觉得沈通大有前途,议论着未来甚至可能成为泰山派的掌门人,至少也是长老级。

但谁也没有想到,这沈通表面上是位江湖少侠,正派君子。暗地里却沉迷**,好色成性,到处祸害良家妇女,成了一个采花贼。

泰山周边城乡被他糟践的女子何止几十人,而且一旦被他人发现就出手伤人,被他打伤的又何止几十人。

以至于家家防备,村村戒守,官府也到处张榜捉拿。

泰山派作为江湖上的名门大派,也应百姓的请求,派出一帮子弟到处寻找捉拿。

沈通也装模作样地随师兄弟们一起下山,走村串寨四处巡查。

————

极偶然的一次巧合,沈通被一个受害的女子认了出来,马上告之了家人,家人又邀来乡邻围堵他们。

彻底暴露了沈通的采花贼身份,沈通恼羞成怒当场出手打伤了几人,同行的同门师兄弟出手拿他,也被其打伤,然后沈通疾速逃之夭夭。

消息传出,民众大哗,这祸害良家妇女的采花贼竟然是江湖上名声显赫的泰山派的弟子,四村八寨的乡邻纷纷组织起来拥向泰山讨要说法。

为平息众怒,也为了清理门户,以正帮规,泰山派火速派出了几十名弟子分成几个小队,四处追拿沈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