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故事还是要讲的

顾元元正重承诺:“夫子放心,我们绝不给他压力。”

“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家人的想法都比较开明,绝不是为了让他考功名,才把他送来读书的。”

“之所以把送他读书,只是为了让他知事明理。”

“至于要不要考功名,能不能考中功名,完全看正则自己的决定。”

“不管,他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们都会支持。”

这年头,平民百姓家里,还有人花大力气孩子送来读书,却对考功名没要求的?

这可真是太少见了。

夫子将信将疑。

也不能怪他不太相信。

本来嘛,这个社会的阶层划分,士农工商,等级分明。

底层百姓,想要改换门庭,就只有靠读书这一条路。

而农门贫寒,吃饱穿暖已是不易,咬牙供一个读书人出来,如果不是指望他考功名,还能是为什么?

至于商人,家里虽然富裕,却是无根之萍,经不起一点风浪。

地位低下的商户,就算有万贯家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给有权有势者做了嫁衣。

所以,商户人家纵然不缺钱,送孩子来读书,也是奔着考功名来的。

像顾元元这种说法,读书只为明理的说法,实在是太少见了。jiqu.org 楼兰小说网

顾元元看出夫子的疑惑,笑了笑,说道:“不瞒夫子,在来镇上求之前,正则在我们村里的老秀才那儿,开蒙过几个月。”

“老秀才学问好,人品也正直,就是,教书的理念,和我们之间有点冲突,想让正则最好一天十二个时辰都用来读书考功名才好。”

“我们觉得,以正则的年纪,这样读书压力实在太大,所以,一家人商量过后,最终决定,给正则换个学塾读书。”

“刚才,夫子没有说这番话之前,我听说贵学院的学子,是本镇乃至本县,考取秀才人数最多的,心里还有些担心,生怕贵学院的教学宗旨,也和我们村的老秀才一样,考功名至上。”

“如今听了夫子一席话,我就彻底放心了。”

夫子:“……”

这年头,还有人因为夫子教书严厉而退学,换过地方读书的,他也是第一次见。

像他们学院,以前因为教学环境宽松,对学生的教育看起来很松散,有段时间,特别不受家长和学生的待见,很多学生都退学了,转而寻求教学严厉的学塾读书。

直到后来,大家发现。他们学塾的学子,每次考秀才的时候,考取的人数都不比别家少,很多时候,他们学院考中秀才的人数还比别家多,这才又有很多人过来求学。

就算这样,也还是有一部分人,并不认同他们这么教学方式,认为他们学院之所以有人能考中秀才,纯粹就是因为运气好,招收到几个资质好的学生而已。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还有其他学院,偷偷摸摸的,想从他们学院挖人过去,以提高他们学院考中秀才的比例。

倒也不是没挖人成功过,只是,学生是被他们花银子挖过去了,但是,秀才没考中。

对方学院觉得赔了夫人又折兵,花了银子没取得效果不好,反而连带着书院让人笑话。

而被挖过去的学生,又觉得是对方书院耽误了他,害他没考中秀才。

若是当时留在这边不走,说不定现在已经是秀才老爷了。

总之,双方很是大闹了一场,倒让人看了不少笑话。

自那以后,他们书院再招收学生,都会在一开始就说清楚,他们学院的教学方式并不是那么严厉,在这里读书的学生,也未必个个都能考取功名。

如果接受,就留下来读书,如果不接受,他们也不强求。

不过虽然如此,他们这些学院的夫子也还是能看出来,那些来求学的学子,口口声声说着,不在乎能不能考取功名,都是嘴上说说而已,其实就是抱着考功名的心来的。

毕竟这边书院的秀才考取率,比别处还高些。

而像沈正则小豆丁这样,直白的表达就是冲着考秀才来的孩子,几乎没有。

估计那些孩子在家里,都被家长耳提面命过,让他们不要表现得对功名很在意,以免书院不收。

出现这种情况,夫子也是哭笑不得。

想考功名也不是什么坏事,是奋发上进,他们书院为什么会不收?

只是万万没想到,沈正则小豆丁一心想考功名,他家里的家属,却无比佛系,这可真是奇妙。

人们某一观点相同或者相似,沟通起来就相对愉快。

夫子就觉得,关于沈正则说的那个“跑赢老虎,还是跑赢同伴”的问题,有必要提醒顾元元一下。

他对顾元元道:“沈正则刚才说的那个故事,虽不知从何处听来,其实所讲的道理也完全没错,但,从某种程度来说,和主流观念不符。”

顾元元皱眉:“夫子的意思是?”

夫子道:“这个社会,讲究仁德礼让,先人后己。”

“虽然大家都知道,遇到老虎的时候,逃生是本能。”

“跑赢同伴这个选项,也是所有人都会这么做的选项。”

“但这世上,很多事情,可说不可做,很多事情,可做不可说。”

“沈正则年纪还小,还没有接触过太多恶意,不知道人心险恶,万一因此被攻击,估计承受不住。”

“所以,在学院里,我们会尽量注意引导,希望他在家里的时候,你们也注意一下。”

“不是不让他说真话,就是,要分场合。”

顾元元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一时也有些头疼。

她所用来给沈正则启蒙的故事,都是从前世顺过来的经典,简单好记,通俗易懂,道理讲得杠杠的。

就是讲的那些道理,因为时空原因,和现在这边的情况,有一些偏差。

顾元元从没想过挑战一个时代的大众观念和行为准则,但故事还是要讲的。

所谓寓教于乐。

比起长篇大论讲述枯燥无味的道理,这种寓言小故事和小段子特别容易让人接受,并且记忆深刻。

只要给沈正则说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再加以引导,相信以小豆丁的聪明,会知道在外面该怎么表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