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赏功臣,华夏收回澳门(求追订月票)

新朝建立后的事情繁多,首先是前朝的遗留众多藩王和勋贵。

虽然李献忠早就在解决这些问题了,假借李自成同张献忠的手杀了大量的藩王。

不过仍然有不少藩王投靠弘光朝廷。

比如代王、鲁王、德王等,自己已经接受了这些藩王的钱粮以及大量庄田,并接受了明朝的禅让。如今要正式废掉这些前朝的藩王肯定是名不正,言不顺。

好在朱由崧同自己谈判时,他只顾得上自己的待遇,对于如何处理其他前明宗室双方并没有达成协议,还是留下了不少操作的空间。

大明建立至今已经260多年了,朱元璋时期他的子孙不过是58人,嘉靖年间在册的宗室已经突破了2万人,万历中期更是达到了惊人的8万多人。

如今恐怕早就超过了10万人。

李献忠自然是不可能出钱养这些前明宗室。

大明对宗室有很大的限制,这些人既不能考取功名做官,也不能经商从军,甚至都不能离开封地。

最终李献忠给了他们2个选择,一是继续保留前明的宗籍。

华夏朝廷将所有的前明宗室安排到凤阳的皇城之中。

这些人不能离开凤阳皇城,华夏朝廷按照亲王年俸1000两,郡王500两,镇国将军100两,镇国将军以下50两的标准为这些宗室发饷银。

当然前明的宗室也可以选择放弃自己的宗籍,之后华夏朝廷不再管这些宗室,他们同普通百姓无异。

可以离开自己的封地,从事任何工作,或者考取功名做官。

如今大明的亲王郡王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其他宗室虽然每年拿这点银子还要搭上自己的自由,将来还有可能被清算。

很显然李献忠这是在逼他们自己放弃宗籍。

最后除了几百个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这样的低爵位宗室选择保留身份,其他的宗室都选择了放弃宗籍。

毕竟那些藩王虽然交出了大量的庄田,被李献忠薅了一次羊毛,但还是有巨额的财富。即便是没有了宗籍,他们也能过得十分舒坦。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前朝的宗室身份搞不好还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他们避之唯恐不及。

对于大明的勋贵李献忠还是比较宽容的,只是降低了前朝勋贵的待遇,不过并没有褫夺他们的爵位。

公爵年俸3000两,侯爵2000两,伯爵1000两。

毕竟相对于朱明王室的巨大体量,勋贵连一个零头都不到。

而且南直隶的勋贵,还被李献忠利用南京的粮仓放火案几乎给一锅端了。

李献忠本身就是京师勋贵中的一员,这些人也都是支持他登基的,保留他们祖上传下来的爵位,也是当初自己的承诺。

这些人的家底都在辽东银行存着,李献忠一清二楚,都是不差钱的主。

前朝的勋贵,能够继续在新朝继承爵位,领取俸禄,这在中国历史上也算的上是独一无二的了。

处理完前朝的宗室藩王,那接下来自然是本朝的宗室了。

辽东李家是一个大家族。

即便是只算李成梁的直系子孙后代也已经有上百人了。

要是依照前面的旧例,那可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这也是李献忠不愿意过度重用李家人的原因。

他真正重用的李家人只有李如柏的长子李怀忠。

至于父亲李如松这一支,自己的大哥李世忠已经故去并无子嗣。

二哥李性忠也做到了蓟州总兵,并且掌控着锦衣卫的南镇抚司。

他将李性忠封为了蓟王,不过不是世袭的。

李如松的其他兄弟都已经故去了,对于这些已经故去的叔叔,李献忠也就大方了一回,三叔李如桢、四叔李如樟、五叔李如梅三人同样追封亲王爵位。

其他的四位叔叔追封郡王爵。

这样一来李如松的八位弟弟也全部都成了亲王或者郡王。

不过其中只有李如柏的辽王是世袭罔替的,其他王爵都不是世袭。

毕竟李如柏表面上是自己的二叔,实际上对自己有抚育提拔之恩,情同父子。

让他的后代世袭罔替也是应该的。

其他的爵位都是降级继承的,只有唯一的一位继承人。

亲王的世子继承郡王爵位,然后国公、郡公、侯爵、伯爵、护国将军。

华夏的宗室只有7级,再之后就是平头百姓。

这样可以避免宗室负担过大。

另外华夏的宗室不搞朱明那套就藩,全都在京师。

爵位有对应的封田,亲王1万亩,郡王王5千亩,国公三千亩,郡公两千亩,侯爵1500亩,伯爵1000亩。

当然了华夏除了有军功的将士可以一定期限内免除田赋,所有的土地都是要纳粮的。

这样一来无论是宗室还是勋贵,对于朝廷的负担就不会太大。

不过华夏的宗室没有出仕的限制。

宗室之人同样可以掌握兵权和政权,甚至是进入内阁。

李怀忠就是直隶总督,李性忠依旧是蓟州总兵,手握京师周边的军权。

首辅阎鸣泰以及次辅李三顺其实就是李献忠默认的文臣武将之首。

阎鸣泰被封韩国公,李三顺封晋国公。

他们二人也是唯二的公爵。

茅元仪掌控着情报司,又是太子太傅,被封归安侯。

范文程从平虏堡开始就一直替李献忠理财,掌控着辽东军的钱袋子,被封抚顺侯。

其余的有功之臣,孔有德被封朝鲜伯,孙传庭被封台湾伯,熊廷弼被封哈密伯,郑芝龙被封琉球伯。

阎鸣泰、李三顺、茅元仪、范文程四人都是李献忠心腹,跟随他十多年了,被封公侯也是情理之中。

孔有德等四人基本都有开疆拓土的功劳。

新朝除了李氏皇族,算上此前被封的高杰同左良玉,其实一共也就只有十人封爵。

李献忠对于封爵也有自己的要求,那就是开疆拓土。

不过对于辽东军的将士他并没有吝啬。

从弘光皇帝那里继承过来的20万顷皇庄以及各地藩王士绅献出的大量土地,他拿出了其中的一部分用来分发给辽东军的有功之臣。

有将近十万将士根据累积的军功得到了田地,总共分发了1080万亩。

剩下的田地李献忠将所有权交给了户部作为官田,他本人仅保留辽东的80万亩土地作为皇庄。

原先李献忠的个人财产基本是拿来当成辽东的军费的。

如今他个人仅仅保留辽东银行以及东印度公司的2成股份,其他股份全部划归户部。

这样一来户部就多出了一大堆的国有企业。

尤其是辽东银行基本上相当于华夏的中央银行了。

最终的股份占比是李献忠2成,户部5成,其他股东3成。

东琉球公司则是李献忠2成,郑芝龙2成,户部6成。

在接手了辽东的大量优质资产后,户部的收入自然比大明朝廷要高的多。

不过拿到了内阁递交的乾熙元年的预算方案后,李献忠还是吓了一跳。

财政赤字居然高达2000万两白银。

去年一年李献忠疯狂的掠夺,使得存银的消耗并不多,如今户部的太仓中依然有3000万两白银。

一年就有2000万两的赤字,那么到了乾熙二年,户部岂不是就要空了?

户部尚书范文程说道:“对于开支,内阁已经已一再压缩了!”

李献忠接过户部递交的收支表。

乾熙元年朝廷预计的收入包括。

市舶司的海关税白银380万两。

各地的盐引及茶酒税银360万两。

各地商税及契税白银300万两。

各地矿场收入以及矿税白银210万两。

辽东银行的分红白银300万两。

东琉球公司利润分成350万两。

辽东的国有企业创收200万两。

对外喀尔喀以及卫拉特蒙古贸易收入100万两。

全国各布政使司收缴的农税预计3800万石粮食,其中上缴中央1200万石。

各地官田出租收入约1200万石。

这样算下来朝廷收入白银2200万两,粮食5000万石。

按照一石粮食5钱银子,粮食的收入相当于2500万两;即便只算直接上缴中央户部的2400万石粮食,粮食的收入也有1200万两。

三千多万两白银的收入早就超过了大明的最高收入。

不过开支更加可怕,需要中央直接发饷银的军队高达50万人。

这些人光是饷银就高达1200万两。

朝廷大大提高了官吏的待遇,虽然奖金部分由地方税收支出,但是俸禄部分还是由朝廷下发的,也高达340万两。

然后是新征服的四川、甘肃、陕西、湖广、江西、广西、福建7省,预计中央财政划拨1000万两(仅四川的改土归流就要500万两)。

朝廷的军费预算为800万两,主要是用于火炮、火铳的更新装备,以及新型战船的制造和新科技的研发。

另外各省修路,修建新型的商用港口以及兴办学堂的投资预算为800万两。

皇室勋贵的支出180万两(包括前朝)。

开支高达白银5320万两。

的确是有将近2000万两的财政赤字。

范文程说道:“有些费用其实是可以压缩的,比如‘改土归流’的规模小一些,将各地兴办学堂的数量再减少一些。”

李献忠说道:“四川等地的‘改土归流’必须推严格推行。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以后再想彻底拿下那些土司的地盘可就没有这个机会了。第一年的投入是最大的,往后会越来约小的。”

“各地新建学堂以及聘请先生的银子也不能省。”

“如今我华夏百姓的识字率实在太低了,各地慢慢普及小学是当务之急!”

“不过也不能完全由中央财政支撑,责令辽东、南直隶、浙江这些富裕的省份也负担一半,这样中央可以节省200万两。”

“至于修路朕来想办法让民间资本参股,修完路朝廷会设立收费关卡,这些参股的人每年可以收回投资,这样一来朝廷也可以少拿300万两出来!”

当然了借用民间资本以及地方财政并不能根本性的解决财政问题。

要想解决财政问题还是需要开源以增加收入。

前明的土地人口数据水份实在太大。

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人口普查以及土地丈量,不然朝廷的赋税肯定会漏掉不少。

此外必须增加贸易收入,原本只是北方几个港口在进行贸易,关税的收入肯定有限。

二月初一,华夏宣布开放海禁,于全国开放仁川、营口、旅顺、天津、登州、青岛、吴淞、宁波、泉州、广州、澳门、基隆、那霸13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

并于这些港口设立市舶司,以保证关税的收取。

这13个开放的港口中澳门无疑是最特殊的,目前他的实际控制权不在华夏的手里,华夏只拥有对澳门的主权。

对于李献忠来说这是绝对不可以容忍的!

葡萄牙人在澳门虽然只取得了居住权,但实际上他们是没有驻军权的,依靠着行贿以及每年向大明上缴一些关税,才实现了目前的驻军。

孙传庭担任两广总督后自然不会惯着他们。

明军1800吨的盖伦帆船直接封锁澳门港口,然后开始炮击澳门的炮台。

虽然葡萄牙人一直在加强澳门的防御,并修建了炮台以及陆上的要塞。

但澳门的驻军人数实在太少,华夏军的开花弹对于人员的杀伤极大。

而且他们的商船也完全不是华夏海军的对手。

最终葡萄牙的澳门总督亚马留迫于华夏军的压力,率领澳门的驻军向华夏军投降。

两广总督孙传庭直接派兵进驻澳门,并没收了所谓澳门总督府的财产。

不过对于正常经商的澳门商人,他们并没有进行驱赶。

而是为他们更换了地契,以后澳门会变成一个对外开放的港口,葡萄牙人可以继续在澳门经商,他们现有的私人土地可以继续使用,不过必须向华夏朝廷依法纳税!

面对强势的华夏政府,葡萄牙人很快就选择了屈服。

华夏一下开放了13个港口,西方的那些航海强国自然是高兴坏了。

毕竟华夏的物产之丰腴,不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拟的。

除了传统的瓷器、丝绸、茶叶外,华夏还是东亚唯一一个可以生产玻璃、水泥、钢铁这些工业产品的国家。

继葡萄牙之后,西班牙同英格兰也同华夏签订了贸易协定。

双方互相开放港口。

除了本土外,这些国家还将向华夏开放他们的殖民地港口。

目前也只有荷兰还没有同华夏征服签订新的商贸协定。

因为荷兰占领的荷属东度印群岛(印度尼西亚)实在距离华夏有点近。

一旦向华夏开放,恐怕华夏的商品将很快占据这里。

所以荷兰政府委托荷兰东印度公司派遣了一个有100多人组成的庞大代表团前往京师,同华夏朝廷举行谈判!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