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最佳的策略

与小巧的歼教7不同,歼8-3犹如巨兽般庞大。

望着渐渐远去的03号试验机,张华江转向身旁的许宁问:“这新机型是不是快可以正式服役了?”

许宁想了想,自信满满地说:“是的,我们遇到的问题差不多都解决了。”

“真是太好了!我们迫切需要更多先进的战机。”张华江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

“但是现在歼8B和苏27的数量太少啊。”他补充道。

许宁笑了笑。“歼8B还算是先进吗?”

“你知道我们飞歼6和歼7的人多羡慕歼8部队。人家至少能飞个把小时,而我们,稍微激烈点的动作半小时就得回去了。”张华江边说边戴上氧气面罩。

虽然知道不久将来会有大批新型战斗机加入,但现在还不是透露的时候。于是,机舱内暂时安静了下来。

这时,前方03号试验机已升空,控制塔传来消息让张华江做好准备。随着辅助车辆一一撤退,张华江轻轻加大油门,引擎声渐响,飞机随之移动起来。

对许宁来说,尽管不是第一次乘飞机,但从驾驶舱望出去的感觉依旧新鲜。

随着飞机加速准备起飞,一股强烈的推力将他紧紧按在座位上,甚至呼吸都有些吃力。

歼教7虽小但动力十足,经过一段较长的滑行后,终于轻盈地离开了地面。

“常工,你还好吗?有没有感到不适?”张华江关切地问道。

“没事,我只是对这种视角感到好奇。”许宁回答。

不久,当歼教7在一万一千米高空突破音障时,之前的颠簸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平顺飞行体验。

“留意后视镜,原型机在下方一点。”张华江轻声提醒。

许宁立刻举起相机,瞄准右侧,手指轻轻搭在快门上,随时准备捕捉关键时刻。张华江作为顶尖飞行教官,操控起飞机来游刃有余。

只见他巧妙地调整速度,让两机间的速度差保持在约10公里/小时,甚至让歼教7做了一个优雅的慢滚翻,给许宁提供了完美的拍摄角度。

半小时后,飞机安全着陆。许宁走下飞机,把相机递给了早已等候多时的杨知书。照片很快就被传到了电脑上,准备与许宁之前的预测做比较。

“不想亲自看看结果吗?”杨知书问着正倚靠在登机梯旁显得格外镇定的许宁。

许宁微微一笑:“不需要了,在空中见到03号原型机那一刻,我就已经知道了答案。”

直到杨知书转身离开,许宁才松了一口气,悄悄按摩起因紧张而略显僵硬的大腿肌肉——刚刚从超音速飞行中下来的他,双腿还有点儿不受控制。

首次乘坐战斗机便经历了这般惊心动魄的经历,确实令人难忘。

正当许宁努力站稳脚步之时,不远处传来一阵欢呼声:“匹配成功!简直一模一样!”

原来,许宁之前所做的模拟分析与实际飞行中拍摄到的数据高度吻合,几乎达到了完美的一致性。

验证了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后,接下来的任务便是通过更多次的实际飞行测试,收集副翼逆向效应的具体参数。

短短五天内,试飞小组轮番驾驶03与04号原型机完成了所有预定任务。

最终结果显示,无论是否携带特定武器配置,只要达到特定条件,副翼反转的现象都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随着项目的顺利推进,许宁的专业技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科研积分: 85

-理论知识等级: LV2(0/)

-实践经验等级: LV1(70/1000)

管理能力:Lv0(65/100)

综合能力:Lv1

正在进行的项目:无

可启动的新项目:1

最近,我的科研点数提升了10点,而管理经验值更是大幅增长了50点,这样的进步令人满意。

就在获取完整试飞结果那天的午后,我们再次聚集在熟悉的会议室里,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

不过,因为许宁出色的表现,他与姚美玲、林欧华三人被安排坐在了离杨知书更近的位置。会场内的氛围显得格外沉重。

试飞中,飞机在未达到两倍音速时就出现了副翼反向的问题,而且当副翼失效时,其偏转角度仅为10度。

这意味着飞机的翻滚速率不足30度/秒,完成一个简单的90度翻滚动作就需要3秒之久。

对于一款以高空高速为卖点的拦截机而言,这显然是无法容忍的缺陷。

鉴于此,大家一致认为不能仅仅依靠飞行控制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机翼研发需要进行调整。

当时是1996年,公共场所吸烟还很普遍,所以会议室很快就笼罩在了一片烟雾之中。许宁不喜欢烟草的味道,便悄悄地移到了窗边。

会议开始,杨知书率先发言:“各位,别灰心。发现问题总比晚些时候发现要好得多,这样我们可以减少延误。

实际上,自从许宁和姚美玲加入83工程团队以来,这次发现就是他们为我们带来的一大贡献。”

短暂的寂静后,有人开始鼓掌,随后掌声响彻整个房间。

杨知书的话不仅肯定了两位新人的成绩,也鼓舞了全体成员的士气。随着掌声渐渐平息,杨知书继续他的讲话:

“为了确保八三工程的试飞计划不受影响,我打算让03号原型机按原定计划,在下月初转移到阎良,开始执行一些基本的试飞任务,而04号则继续留在112厂进行必要的调整。

由于03号机将不再参与所有测试项目,一旦解决了机翼的问题,我们将使用备用部件来组装05号机,以便它能与04号机一同完成全面的测试任务。

这样,我们就有了更多时间来完善机翼的研发。”

会议中,副总研发师柳明总结说,根据最近几次试飞数据,副翼失效的问题主要源于常见的边界层积聚现象。

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是在机翼上增加一对翼刀,以控制气流方向。

对此,许宁表示赞同,认为这是目前情况下最佳的应对策略。

在飞行过程中,机翼上方的气流会自然向翼尖流动,导致边界层积聚并最终脱离,产生巨大的剪切力,使得机翼变形,进而影响副翼效能。

通过安装翼刀,可以有效地阻止这种不良气流运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