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十二天卫

翌日,赵易执早早地被王振良喊起“陛下,不早了,寅时了,快些起来准备早朝了。”说着一挥手招呼两个俏丽的宫女上来帮赵易执更衣。

赵易执眯眼一看,“咕噜”一下爬起“不必不必,我不好这个,下去下去。”

两位宫女俯首默默退下,赵易执拿起衣服,左试右试就是穿不上,两个宫女悄然抿嘴一笑。王振良回头瞪了一眼“还不快帮陛下更衣?”

不一会儿,在两个宫女的帮助下,赵易执终于穿上了衣服,最后戴上金冠,衣成服毕,赵易执原地左右转了两圈,左右好一顿欣赏,问道:“王公公,怎样?我这…朕穿这龙袍,可还得体?”

王振良在一旁左瞧瞧,右看看。不禁竖起了大拇指“陛下,不是奴才阿谀奉承。您穿上这龙袍啊,简直是真龙在世,和画像里的启太祖啊,一模一样啊~”

赵易执听罢,点了点王振良笑道“罢了罢了,从你说出不是阿谀奉承的时候,后面的话,都是阿谀奉承。吃饭,上朝!”

“得嘞,进膳~~”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齐齐跪倒,叩拜起来。

“众卿平身”还不待王振良开口,赵易执抢先说道“众位爱卿,朕久疏朝政,今日早朝,有何要事尽管禀来。都别整虚招子了,有什么事敞开了说吧。”

良久,无人应答。

赵易执眉头一挑,接着说道“朕久不上朝,国家莫非清平无事?为何一个个都沉默寡言啊?”

这时,为首一位大臣向前一步,沉声道“回陛下,我大启朝眼下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并无大事。东济王献上神兽当康一只,以示祥瑞。此皆陛下洪福。”

“陛下洪福”众百官俯首一齐喊道。

“哦?神兽当康?传来与朕一看。”

赵易执一听神兽当康,不禁想起送自己来这个世界的那条蠃鱼,顿时来了兴趣。

“传东济王进献神兽当康~~”

不一会儿,十余名禁卫抬着一只笼子上来,上面罩着红布。

“揭开,朕要看看神兽是何模样。”赵易执不由地向前探了探身子。

红布当即被四名禁卫揭开,一只昏倒的野猪躺在笼子里。

“这?这就是神兽当康?这分明是野猪啊…”赵易执有些哭笑不得。

为首那位大臣拱手道:“回陛下,这正是东济王进献的神兽当康。不会有错。”

“回陛下,此乃神兽当康,国之祥瑞也。”后面的文武百官再次异口同声道。

赵易执见状,这下他可是明白了。

半晌,侧身向身边的王振良悄声问道:“此出首何人?”

王振良亦低声回答:“陛下,此乃李常文李太师。”

赵易执微微颔首,向李常文轻声笑问道:“老太师可是觉得朕已似那胡亥,昏庸如昨,也给朕来一出指鹿为马,好成为那赵高,名留青史?”

李常文面不改色:“不敢,老臣绝无此意,此物实乃神兽当康,朝中多有文学斐然之士,陛下如若不信,可一一动问。”

赵易执仍旧笑道:“老太师既然这么肯定,那是朕不学无术,误解了老太师了,老太师可别往心里去。把这神兽当康抬下去,吩咐尚膳监好生料理,须做些滋味出来。朕要尝尝这神兽当康是什么味道。”

笼子旁的禁卫们盖上红布,抬起这只膘肥体壮的“神兽”下去了。

李常文默然:早听宫中的眼线说,皇帝死而复生,变得有些不同,关心起国家大事,还在寝宫

(本章未完,请翻页)

里和陈松谈论许久。他有想过皇帝会大发雷霆,可他毕竟是当朝太师,若不是谋反大罪,皇帝也奈何不了他。再者只要他一口咬死这是神兽当康,百官附和,纵有些许两人唱反调,也奈何不得他。可谁知道皇帝上来就要烹了这神兽…莫非皇帝真的死而复生,已得神人指点,神智已开?

不等李常文细想,赵易执朗声道:“听闻江南重镇皖城,此番水灾甚大,不知爱卿可有耳闻?若是没有,朕当一一与众位爱卿禀报。江南巡抚何在?还不细细报来。”

一位面如冠玉,举止文雅的官员慢慢从百官中慢慢踱出“启禀陛下,皖城连日天降大雨,确有水灾…然官府赈灾发粮,安置受灾些许难民,百姓已然安居乐业,并无大患。”

说完,这位官员微微抬头看向李常文,李常文还是一副风雨不动的样子,挺拔地站着,从“神兽当康”被抬下去的时候开始没有一丝一毫的举动。

这位江南巡抚嘴角微微勾起,转而看向赵易执,现在他最想听到的就是散朝,只要陛下没有过问皖城水灾,那散朝之后,这位大人许给他的好处…

赵易执听闻此言,亦是微微一笑,低声询问身旁的王振良:“此江南巡抚是何名姓?”

王振良此时有些心疼身边这位年轻的主子,听闻有问,连忙回答“回禀陛下,此乃江南巡抚,姓陈单名一个瑜。他还是李太师的门徒,极有才华…”

赵易执抬手示意打断,站起来朗声道:“如是官府救治得当朕就放心了。好了,朕心里只有这件事,既然无事,那便散朝吧,百官休走,都且留下,与朕一同品那神兽当康是何味道。哈哈哈哈”

闻听散朝,百官跪谢毕,缓缓退出,不时传来些许叹气,些许轻笑。

陈瑜更是心头一阵狂喜:看来这棵大树没抱错,李太师父子两代为官,儿子边疆守将,老子京城太师,门生故吏更是遍布天下。自己平日里不受李太师器重,此次经由洪灾一事,瞒过圣上,李太师把自己调离地方,只要能进入朝堂为官,自己再培植势力,未必成不了第二个“李太师”…

“江南巡抚陈大人留下”。

不待他细想,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只是寻常的一声呼唤,此时却让陈瑜有些震耳发聩。

李常文从他身旁经过,没有一丝停留,也没有看他一眼,自如地走过,仿佛没有他这个人存在一样。

陈瑜看着李常文的背影,隐隐有些不安,百官很快便退了出去,偌大的太和殿里就只有赵易执,王振良,陈瑜以及一众宫女,太监。

赵易执脸上仍旧是那副笑眯眯的表情:“你们也退下吧,唤四个戌视卫进来。”

宫女,太监也鱼贯而出,而大殿角落里闪过一道人影,好似另有他人出了大殿。

不一会儿,四名身着金甲的卫士佩剑列队而入,分站陈瑜四周,每个卫士的胸前甲片上都有一个铜铸狗头。狗头上那一双双眼睛好像紧紧地盯着陈瑜,加上卫士的眼睛,赵易执的眼睛,王振良的眼睛…陈瑜现在也不知道有多少眼睛在盯着他…

陈瑜怎么会不知道戌视卫是做什么的:监察,缉拿百官!绝对听命于皇权!而像这种绝对听命于皇帝的部队…除了戌视卫之外,还有十一支,每一支都有各自不同的职责,合称为十二天卫,没有人知道十二天卫的具体情况,除了皇帝…只是近年来小皇帝昏庸,不曾动用十二天卫,人们渐渐淡忘了十二天卫的存在。但是身为官员的他们,即便忘了其他的卫士,也不会忘了戌视卫…

待四名戌视卫站定,赵易执脸上的笑容终于消失了,面无表情地说道:“陈瑜,江南重灾,你身为江南巡抚,知而不报,答而不实,你可知罪?朕给你一个辩解的机会,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陈瑜此时冷汗打湿了后背“臣…所报…句句属实。”

陈瑜明白,此时只能一口咬死江南洪灾,或许李太师还能救他一命。若是改口,别说李太师饶不了他,欺君之罪也不是他能承受的。陈瑜敢这样下定决心,是因为大启朝有一条规定:皇帝不得轻离京都。只要是地方的奏报,都是要过李太师的手。只要李太师愿意,即便贵为天子,也成了一个“聋子”和“瞎子”…陈嵩一介酸儒,不足为虑,太保钱镇也已年岁已高,随时都可以驾鹤西去…

只有李太师在,自己就在。陈瑜如是想着,心里微微有些底气。

赵易执一愣,他本以为陈瑜会伏地乞饶,说些自己无能渎职之类的话。若是那样的话未必不能饶他一命,但是看这样子,是打定主意死扛到底了。

赵易执缓缓说道:“陈瑜,朕和你打个赌,若是你赢,朕与你赔罪,赐黄金万两并许你求官一次。若是你输,诛灭三族,你意下如何?”

陈瑜内心掀起滔天巨浪,不说黄金万两,就说求官准许一次,那已经是皇帝的最大赏赐了,上一个有次殊荣的,还是大启开国文相周羽。若是他陈瑜能得此机会,那此后便是李太师见到他也得客气三分。但是一想到后半句诛灭三族,想起家里的娇妻美妾,双亲稚子…

“臣…愿意,只是不知道陛下想要…怎么赌?”

赵易执又恢复了那微微笑的表情“子隐卫专司打探情报,卯疾卫专司传递皇命,昨日朕已派这两卫数人赶赴皖城,探查实报。为防万一,朕还派了巳刺卫于路保护,皖城金陵如此之近,想来不出三日,便回探报。”

赵易执顿了顿,继续说道“朕本来对于皖城之事是将信将疑,但是子隐卫来报,皖城方向出现难民,最快的一波已经到达了芜城,再加上今日你等所作所为,如今深信不疑。之所以和你打这个赌,是给你最后一个机会,只要你赌了,朕就没打算让你活着了,押下去,关入天牢,待三卫回来禀明情况,再行发落。”

四名戌视卫围拢上来,扒去陈瑜官袍,摘下官帽,陈瑜头发散乱下来,配饰散落一地,只着一袭青布长衣,全然没了朝会时的风流雅致。

赵易执不再理会瘫软在地的陈瑜,剩下的就交给戌视卫就行了。起身步出了太和殿“王总管,随朕走走吧。”

这一番变化看得王振良呆立半晌,听闻赵易执唤他,赶忙跟上,思绪半天,仍旧忍不住问出心中疑惑“陛下可是安排子隐卫打探,早已得知今日朝堂之事?”

赵易执惊讶得回头“啊?什么事?你指神兽还是指皖城?”

王振良紧走几步,走到赵易执身旁,好让他回过头来,继续问道“看今日之事,好似陛下胸有成竹,早已知晓众臣发难,但是陛下安排滴水不漏,那李太师出殿之时,虽面上无甚表情,但是脚步虚浮,不似平日里稳重,奴才愚钝,也看得出这是陛下…小胜”

赵易执此时收起了微笑脸,表情严肃了起来,摇了摇头“朕实不知他的如此安排,说是进献神兽,不过是一只大一点的野猪罢了,旁人不知道,他当朝太师还能认不得?想把朕当胡亥?若是仅仅假献祥瑞也就算了,还敢瞒报皖城水灾,派个陈瑜试探我。哼,他出左手试朕,朕就砍他左手,出右手试朕,朕就砍他右手!”

王振良呆立,看着远去的赵易执,发觉这位陛下让他觉得陌生,不再是往日那个昏庸无能,贪图美色的无能皇帝。又让他觉得熟悉,倒好似那史官笔下的启太祖。想着心里有些高兴起来“咱家要是服侍这样的陛下,大启再兴,咱家脸上也有光啊,嘿嘿嘿”

赵易执自然是没搭理身后王振良,更没在意他的这点小想法,他走到西边宫栏处站定,看向皖城方向,自言自语道“那边…总觉得有些奇怪…”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