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实,赵匡凝从未迷失在这些夸赞声中。
从小在父亲的呵斥中长大的他只是喜欢听吹捧的话,就像他喜欢顾镜自怜,但当铜镜撤去后,他绝不会沉迷在那些幻境之中。
他很清楚此次出征的目的。
方才他就一直紧绷着神经,时刻担心着林言趁他立足未稳之机挥军杀来。
如今,安营扎寨毕,他的军队已在岸上站稳了脚跟,却连一个敌军的影子都没有见着。
他不禁心里怀疑,或许,是他高看林言了?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流亡的草寇而已,得侥幸暂得随州,或许全是拜鹿宴弘和随州主将的愚蠢所致?
是夜。
赵匡凝仍不敢大意,召集军中将领,定好夜里轮戍的班次,又散出游骑,一刻不停地在营地四周巡防,预防贼兵趁夜来袭。
结果,一夜又无事。
身边文人们再次争相吹捧。
但这一次在赵匡凝听来,却有那么些不对味了,仿佛是在嘲讽他初上战场,胆小,过于谨慎。
赵匡凝在心里不知已骂过多少遍林言了。
这可是他第一次领军出征,怎么就遇见这么个“不解风情”的对手。
巳正。
大军整顿完毕,赵匡凝一声令下,朝着枣阳方向进发。
不多时,前方探马来报:“前方二十里,有一道峡谷。”
“带我去看看。”
赵匡凝叫停行进,自己带着少数侍卫驰马前往。
从滩口到峡谷,似撒开的网逐渐收缩,地势迅速变窄。虽透过谷口看进去,里面似乎比较开阔,但峡谷口却十分狭窄,宽不过两里地。
再看谷口两侧,北侧是一处绝壁,不用过虑,但南侧却是坡势较缓,又植被茂盛,是天然的军事险地。
好一处伏击地啊。
心念所动,赵匡凝随口问了出来,“南边这座山,叫什么?”
“光武山。”探马答道。
“嗯。”
赵匡凝点了点头,随即大声下令:“传我将令,全军原地待命,不得擅动半分,另择一队精锐骑兵入谷,先行探路,尤其是光武山北面缓坡,一定要仔细侦查。”
“诺。”
传令官立即快马回队传令。
赵匡凝再张望了一阵峡谷地势后,也缓驰回中军。
军中因新的命令下达,难免有些混乱,但整体运转有序,这也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一帮文士正惶恐,见赵匡凝归来,忙争相上前吹捧,“衙内英明!”“衙内算无遗策……”
“军中安得聒噪?”
赵匡凝这次没有给他们好脸色看,统统呵斥下去。
接连两次算空后,他心里也吃不准林言的套路了,若再在峡谷口扑空了,那他的脸面可就真挂不住了。
指不定将士们背地里会怎样嘲笑他胆小怯懦。
精锐骑兵已经从军中驰出,化为道道烟尘,直扑峡谷口而去。
赵匡凝心中却矛盾异常。
一方面,他希望峡谷口内没有伏兵,这样他的大军便可以安然通过;
另一方面,他又希望峡谷内有伏兵,从而来证明他的料敌于先。
很快,峡谷内便远远传来了叫嚷声。
果然有伏兵。
军中立时有些骚动。
这并非是由于恐惧,而是兴奋。他们远道而来,为的正是扑灭随州的这伙草贼余孽,如今刚一进军便发现了敌踪,也省得他们再多受奔波之苦。
赵匡凝扫了一眼他的精锐之师,旌旗飘展,甲光冲天……止不住一股豪气从胸中冲荡而出,“贼军不自量力,不龟缩在城内,竟敢跑到这里来送死,真是天助我也!天佑我赵氏健儿!”
“呵!”
“呵!……”
将士们兴奋地挥舞着手中兵器,来响应他们的主将。
文士们也想趁机上来拍马屁,却发觉赵匡凝满脸严霜,与平时的彬彬有礼判若两人,都自觉地闭紧了嘴巴。
军中骚动稍止,谷内的打斗声更清晰了些,依稀可以听见“生擒赵小贼!”“大齐永昌!”等声音,——果真是林言的草贼部队。
不时有将领前来主动请命,全被赵匡凝拒绝了。
敌暗我明,不能冒进。
终于,一骑快马从谷口驰回,远远便大嚷着,“报——”
沿途的军士忙让开道路。
快马直接飞驰到赵匡凝的坐骑前,然后才翻身下马,“报!谷口内……遭遇贼军……”
赵匡凝问:“具体位置?”
“谷口内半里处,右侧坡上,约十丈高。”
“贼军数量?”
“小的不知……贼军躲在坡上,只以木石箭雨远攻,看不清数目……”
赵匡凝沉吟片刻,回道:“你回去传我将令,就在谷口与贼军周旋,不得上坡。”
“诺。”
只敢缩在坡上,说明贼兵数量有限,不能将峡谷口完全封死。这也符合赵匡凝之前的推测,林言部下人数有限,又有三关下鹿宴弘的牵绊,必定会将主力部队安置在城内。
但赵匡凝也不敢贸然率大军进谷。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林言孤注一掷,将主力带到了光武山呢。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他第一次领军出征,不但要取胜,还要胜得漂漂亮亮,以便日后顺利接过父亲的权力棒,绝不能表现出胆怯来。
赵匡凝下定决心,当即下令。
除留下少部分人马原地待命,串联滩口营地,主力大军摆出一字长蛇阵,将所有车辆拉至南侧一字排开,形成一道移动屏障,掩护军队缓缓入谷。
大军一入峡谷口,坡上反倒安静了。
方才冒出来喊打喊杀的贼军全都藏了回去。
谷内的骑兵也依照赵匡凝的命令,没有冒失地上坡追击。
除了坡底铺洒的滚石檑木,和为数不多的几具死尸外,完全看不出曾有过激战的模样。
又一个难题摆在了赵匡凝眼前,坡上的“小股”贼军,到底要不要派部队上去追剿。
他朝着山上驻足凝望。
以前他还真没发现,原来荆襄一带的山岭与中原不同,山上的植被异常丰茂,郁郁葱葱,一时之间,颇给人草木皆兵的错觉。
“林贼,你到底在光武山上布了多少兵马?”
赵匡凝无数次在心里盘算,却仍是得不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