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李世民教子

“厚地血凝为琥珀,高天魂聚作星辰。功成但在凌烟阁,如此两全能几人。

哈哈哈!好诗!朕都差点忘了,子义文武双全,做得一手好诗,这首诗就刻在路口处。”李世民高兴的笑道。

薛云脸皮早就练出来了,躬身谦虚的说道:“陛下谬赞了,臣胡诌的。”

对于李世民怀念老臣这种作为,薛云还是非常感动的。

“这次所雕刻之石像,乃开国功臣,合计二十四人,朕留下不少地方,等这一批石像雕刻完成,再按功拟订,子义你的功劳,当在下次前三。”李世民指着石壁说道。

“多谢陛下!臣愧不敢当!”

“子义你当得起的!”

仔细看看,薛云不由佩服李世民的操作,他不但让人雕刻石像,还在旁边刻写功臣的生平,如此一来,想要千古留名的人,定然得注重自己的风评。

“可惜地方有些不足,我本来还想把当年十八学士也雕刻出来呢。”李世民感叹道。

“陛下可在附近修建一座石塔,在石塔雕刻也是一样。”薛云提议道。

“嘿!朕怎么没想到呢!这个办法不错。”李世民击掌赞叹道,随后立即叫来负责的工匠,让他们挑选地方,准备建塔。

“你这一回来,我心情都好了不少,给我说说看,这几年西域那边的变化。”李世民笑着问道。

随着安西都护府开始收税,已经不单单自给自足,还能反补朝廷。

西域的小麦甜味更足,如今已经成了贡品,还有葡萄酒,葡萄干,大枣,都是畅销品。

“这些年安稳发展,人口增加迅猛,只要再过十来年,等这一批孩子长大成人,安西都护府对朝廷的贡献会越来越大。

在葱岭训练的府兵,已经适应了高原气候,随时可以上高原作战。”薛云很清楚李世民想要知道的消息,所以就给他介绍。

“做得不错!朕早就想打吐蕃了,居然一直不死心,想要求娶公主,哼!”李世民满意的说道。

“其实要收拾吐蕃,未必需要出兵。”薛云说道。

“子义你有何办法?”李世民惊喜的问道。

“吐蕃地处高原,冬天非常寒冷,需要大量的棉衣,酒也很受欢迎,不过他们只有一种叫做青稞的酒。如果用棉衣等物品,去换他们的青稞酒,那些人定然会大量酿造。”薛云解说道。

因为吐蕃跟着联军攻打长安,朝廷对边关控制得非常严,所以没有多少货物能流上去,薛云的意思,就是要大量倾销货物,用来换取他们本来就不多的粮食。

吐蕃虽然统一,但是他们阶级一样存在,和其他地方一样,贵族阶级为了利益,很少考虑百姓的死活。

“青稞是他们的粮食,如果酿酒,就没有足够的粮食!”李世民眼睛一亮,有些兴奋的说道。

“陛下英明!”

“你一回来,就帮我解决了好两问题,真该早日把你召回来。”李世民感叹道。

“陛下过奖了,没有微臣,也有人能解决这些问题。”

“朕如果早听你的,把青雀他们封到偏远之地,也没那么多事情发生。”李世民有些伤感的说道。

本想磨练儿子,没想到把两个最疼爱的儿子都弄废了,这让李世民非常懊恼,非常后悔,这也是他这几年变得苍老的原因之一。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挫折永天真。要是早听到你这句话就好了!”李世民越说情绪越低。

这句话薛云确实说过,因为他把几个儿女都放到学院,与普通百姓的孩子一起启蒙,不过他没想到李世民居然都知道了。

“这是一句民间谚语,臣觉得有道理,就在儿女身上用一下。”

“太子他们与你多年没见,三日之后,朕在宫中设宴,你把妻儿子女都带上吧,独孤家,郑家那两个女人生的也一起带上。”李世民摆摆手道。

薛云讪讪一笑,不好意思的应道:“臣遵旨!”

如今薛云有六子四女,独孤金凤生了四个儿子,李玉燕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郑丽婉生了两个女儿,阿史那银川生了一个女儿。不过两个姓独孤的,按照如今的习惯,算是过继给了独孤家,所以只能算四子四女。

李世民开口,让薛云带孩子进宫参加家宴,也算承认了独孤金凤和郑丽婉的存在,以后可以光明正大的带进家。

陪了李世民一个多时辰,饭都没吃一顿,就离开了皇宫。

熟悉的环境,陌生的人,思来想去,长安城能让他去拜访的朋友,如今只有程咬金一个人了,至于尉迟恭,两人交情只能说还行,没必要登门拜访。

李家亲戚不少,不过如今都在外地做官,尤其是李玉燕的那些哥哥弟弟,居然没有一个在长安的。

当然,有些亲戚还是要去拜访的,第一个就是李神符,今年六十六的襄邑郡王李神符,还担任着宗正卿。

去探望李神符,当然要带李玉燕和儿女。

李神符精神还不错,就是牙齿掉了一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即便是勋贵,吃得也不会太精细,牙齿磨损严重,也就容易脱落。

见到薛云夫妻和孩子,李神符相当高兴,热情的招待了他们几人。

李神符儿子不少,孙子孙女自然也多,留在长安的叫回来,就有二十六人。

“哈哈哈!家里已经好久没这么热闹了。”李神符高兴的说道。

“只要您高兴,我们以后经常来看您。”薛云说道。

“我当然高兴,你们住在家里都行,这次回来,短时间不会离开了?”李神符问道。

“嗯,短时间不会出去了。”

“陛下可有任命下来?”李神符又问道。

“陛下体谅,让我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如此也好,你多年没回长安,与亲朋好友多多走动。”李神符点点头道,如今这年月,六十六已经算高龄,而且耳聪目明,这很难得。

“是的,您说得是,有一些亲朋好友要走动。”薛云附和道。

贞观十四年,李孝恭在饮酒时突发疾病去世,死的时候才五十岁。李道宗居然因为贪污,被李世民关了半年,随后打发到辽东担任新城刺史。所以在亲戚之中,薛云只需要拜访李神符。

薛云不去拜访别人,但是拜访他的人可不少,首先是李家亲戚,最先知道他回来,纷纷上门拜访。

李孝恭的儿子李崇义,李晦,李道宗的儿子李景恒,李景仁这些人就不说了,毕竟是熟人或者熟人的儿子,大家本身关系算不错,走动一下更加亲近。

但是李世民那些儿子就让人头疼了,蜀王李愔,蒋王李恽,越王李贞居然也来拜访。

如果是外人还能拒而不见,这怎么说也是亲戚,不见不行,而且那些礼物也只能收下。

“那些礼物我都记下来了,以后找机会还回去就是。”李玉燕说道。

“收下也无所谓,就算有人弹劾我贪污,陛下也不会相信。”薛云摇摇头道。

“不止是陛下不会相信,恐怕没人相信你会贪污。”独孤金凤笑着说道。

虽然已经四十六,独孤金凤的身材还是保持得不错,气质也很好。

薛云有些得意,这一点他很自信,这些年不说给朝廷多少税收,每年给宫里的酒水,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还有安西都护府特产白糖,可是比蔗糖还贵十倍的东西,宫里却不愁用。

都知道薛云的产业收入巨大,根本用不着贪污,何况还有一个做可汗的老丈人,沙钵罗的生意越做越大,而且部落重心已经转移到了身毒,薛云通过沙钵罗赚的金银,都把李世民喂得饱饱的。

……………

“薛子义回来了,你有空就和他多亲近,有不懂的事情,也可以向他请教。”李世民说道。

自从把李泰弄到平壤做刺史,确定李治为太子之后,李世民就把儿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尤其是每天下午到吃饭这一段时间。

下午让李治听他和大臣议事,看他批改过的奏折,晚上则询问他的想法。

如果李承乾看到这一幕,肯定要哭死,如果当年李世民如此对他,也不至于谋反啊。

李治微微一愣就想起了薛云的身影,恭敬的应道:“儿臣记住了。”

“薛子义你应该还记得吧?几年前还与你见过。”

“儿臣记得,那一辆小自行车,就是他送的。”李治点点头道。

“嗯,这么多年,为父一直没召他回来,就是想把他留给你,过一段时间,我会让他担任太子太保,方便他随时教导你。”李世民说道。

李治微微一愣问道:“萧公呢?”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合成三师,不但要负责教导太子,太子太保还要保护太子,不过大多数时候都是虚职,三师很少亲自教导太子。

李治的三师,太子太师长孙无忌,太子太傅房玄龄,太子太保是萧瑀。

“萧瑀老了,越看越糊涂,越老心眼反而越小,他不适合做太子太保。”李世民有些不悦的说道。

对薛云,李治还是很有好感,除了当年送过他礼物,还因为扶养李治的薛婕妤。

薛婕妤不是李世民的妃子,而是李渊的,长孙皇后过世之后,李世民忙不过来,就交由薛婕妤照顾,因为薛婕妤是李渊后宫之中,难得一个有好口碑的人。

李世民信任薛婕妤,还有一个原因,薛婕妤是薛收的妹妹,这也是为何她在宫中待遇比较好的原因之一。

“儿臣听闻,薛都督有些贪财,喜商股之事,爱好奇技淫巧…”李治迟疑着说道。

“稚奴你要记住,看人不能听别人说,要眼界为实,至少要多听一些再说;治国更不简单,无论是商人还是工匠,用途都是极大的,不比读书人差,而且他们没有文人那么复杂,更容易控制。如果有选择,宁愿重用匠人,也不重用文人。”李世民严肃的说道。

李治神色一凝,急忙回答道:“儿臣记住了。”

李世民嗤笑道:“说薛子义贪财,简直可笑,那只是见不得别人赚钱厉害而已,薛子义赚钱厉害,却并不是把钱用在自己身上。

修建大明宫的钱财,可以说是他一个人所出。”

李治瞪大眼睛,震惊的问道:“修建大明宫的钱财是他出的?”

“差不多吧!薛子义把西域收刮了一遍,金银珠宝全都送回了长安,后来在西域赚的钱财,每年也会送不少回来,那些珠宝玉石,价值可不低。

白糖,河东老窖,葡萄酒,香料,这些年薛子义送进宫的贡品,能把太极宫堆满。”李世民笑着说道。

自从认识薛云之后,他就没有为每年年底赏赐臣子的礼物操心,尤其是最近几年,葡萄酒可以当水喝,白糖和蔗糖可以当零食,这些东西没有花一文钱,这样的臣子,皇帝怎么可能不喜欢。

李世民在西域的眼线很多,薛云的收入不说一清二楚,但是大笔进项基本上都是明白的,即便知道薛云收入丰厚,但是他也知道,薛云每年开支有多大,那些跟着他开发贺兰州,开发西域的人,待遇都非常好,也正是如此,他才会得到非常高的拥戴。

最让李世民高兴的是,在安西都护府历练了几年的那些官员,调回中原,调去辽东,干得都很不错,比起其他官员,明显能力强了一大截。

如果只是极个别,或者只是勋贵嫡子就不说了,只要在西域做官三年以上的,换地方之后,表现都非常好,这是李世民先后调了四次人换地方,试探出来的结果。

最近几年,科举取士放宽了不少,每年大部分人,他都送到了西域去做官,把以前的换回来。

李世民何其厉害,他看得透彻,这些官员比其他的做得好,主要是经历丰富,所以从西域调回来之后,就向大唐各偏远地区分了过去,继续丰富他们的阅历。

经过李世民的讲解,李治才明白薛云有多厉害,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为何一直让薛云在西域,既然那么厉害,为何不调回长安,这就是给太子预备的人才,或者说给太子准备的支柱。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天子继位,就得有属于他自己的心腹,虽然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他们都可靠,但是算不上李治的心腹,而且他们年龄大,未必能活到李治继位那一天。

新皇继位,同样要平衡,长年在外的薛云,就是用来制衡长年在长安的这些官员。

除了薛云,李世民当然还有后手,例如李绩,如今还在辽东半岛坐镇,同样很少在长安,能力和人品,也让李世民信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