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皇上!”
例行寒暄过后,宋辞君坐正身姿,平静的目光隔着额前珠帘淡淡扫过众位官员,只见堂下文臣武将脸上神色各异,她心道,今天恐怕有好戏。
突然,一张熟悉的面孔闯入视线之中,她不由一愣。
咦?
他怎么来了?
宋辞君生怕自己看错了,定睛再瞧,眼前高大魁梧的男人,确实是她曾经打过交道的童家少将军童盛男!
他不好好在西北呆着,跑京城来做什么?
她不记得自己曾经给他发过诏令?
难道……
她转头看向蔺琰,是他让童盛男奉诏入京的?
此时朝堂议政,不是探究的好时机,等散朝之后她再详细了解,童家一向领兵驻防西北,无缘无故的北上入京不是什么好苗头。
“启奏陛下,臣日夜不休,勤勉调查历经月余,已将京城四品以上官员家中未婚适龄男子,录成大选名册,请圣上过目!”礼部尚书杜之回这一次终于能昂首挺胸的奉上最终名录,功成身退了。
宋辞君抖擞精神,来了,来了,这才是今天早朝的重头戏。
她的狗屁大婚!
御前总管太监瑞常安下来,将杜之回手上的名录送回女帝手中。
“杜爱卿辛苦了。”
“微臣惶恐,是陛下福泽深厚,此事才能如此顺利进行。”杜之回急忙谦虚道。
宋辞君挑起眉眼扫了扫杜之回的脸。
嘴角都快高兴的咧到天上去了,还故作淡定。
她听叶宗打听回来的消息,最近不少人都去杜之回府上拜访过,看样子因为被蔺琰安排着催办大选一事,他的腰包没少鼓。
杜之回这一次确实没少发财。
为女帝选男人确实不是好差事,当初他硬着头皮接下这个,还曾经愁的头秃。
就怕自己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可哪曾想,风向突然一转,为女帝选夫的事就变相成了一种入朝为官的路子,杜之回为官多年终于感受一把热血澎湃的生活。
走哪儿都被群官吹捧,前来府上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他再也不怕出门被人砸鸡蛋了。
他恨不得每次出门都挎个筐,收礼收到手软。
蔺琰想给她选什么男人,早将那名册给她过目过,还特别“体贴”的给她加了两个人。
因此杜之回奉上来的名册,她也就不太关心了,在文武百官面前象征性的随手翻开看两眼。
不出她所料,仅仅是一份大选的名册,蔺琰都要做些手脚,不会让她好过的。
瞧瞧这一个又一个的人选。
论出身学识,四品以上官宦之家,师从京城各大书院,甚至不乏名门大儒的亲传弟子。
论容貌举止,不说个个貌比潘安,颜如宋玉吧,也岂码是目若朗星,仪表堂堂吧。
要论起才艺特长,宋辞君就更堵心了。
看看上面罗列的,个个才高八斗,身怀绝技!
与这份大选名册相比,蔺琰给她的那一份小册,简直不忍直视。
好、很好、非常好!
蔺琰倒是言出必行,他坟前说对她这个女帝仁至义尽,那么是不是说,先前她混吃混喝的神仙生活,从此将一去不复返了?
以后这混小子是不是不给她找麻烦就不痛快?
帝君大选的花名册既出,势必朝廷上群臣又要再次讨论一番。
以前大家都吵着此事荒唐至极,现在她看大家恨不得早点商讨好大选的前前后后,争取早日开始。
她看向蔺琰,他的态度倒没有什么变化,手虚握成拳支着下颌,倾听百官对女帝大婚的不同意见。
赞同的,他便微微颔首。
不赞同的,他无需吭声,只皱皱眉头,对方便不敢再胡说下去。
宋辞君合上名册,发现居然没有一个大臣来询问她的意见!
啊咧?!
为朕选夫,你们不觉得应该来问问朕有何喜好的吗?
瑞常安见女帝有些失落,忙端来清口的凉茶,“陛下,润润口吧。”
宋辞君刚想抬手喝点,眼角余光扫到吏部尚书王衍,见他也耷拉着脑袋在大殿上一副失意的样子,一时感慨万千。
王大人一心为国取士,当初顶着摄政王的高压,在朝堂上为天下学子开口请开恩科。
即便是后来蔺琰将大选变相为“取士”,别人已经不再提起恩科一事,反倒是这位老尚书锲而不舍一天一道奏折送上来,为天下学子请命。
拳拳为国为君分忧之心,溢满字里行间。
他的奏折,蔺琰没有一封应允,却都送到她面前让她看。
神经病!
她朱红批示了:准奏!
有什么用?到了第二天,老尚书请朝廷开恩科的奏章还是一封接一封的送上来。
只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她批示的准奏,到了下面也被蔺琰给否了。
蔺琰想让她知道,即便是她同意的事情,只要他不同意,就什么也别想做!
就比如跟她切身相关的婚事,就算她不同意,他想做,她也拦不住他!
他不就是想借由这两件事想她认清现实吗?
即使她身为九五之尊,过的舒服与否,也皆在他摄政王一念之间。
他算老几?
啊?!
把手中御茶递给瑞常安:“朕看王大人在殿上有些疲惫,将凉茶赐给王大人润润口。”
瑞常安愣了!
文武百官也愣了!
郁郁寡欢的吏部尚书王大人有点懵!
举头望陛下。
臣……怎么了?
臣做错什么了么?
陛下不要吓唬老臣啊!
蔺琰微皱了皱眉头,转头看向金鸾座上一脸“朕什么也没做”的宋辞君。
在大家热情洋溢讨论女帝大婚的事宜时,陛下偏偏将御茶赐给吏部尚书王大人,这是什么意思?
王爷和陛下之间,不就是大婚和恩科之争?
首提恩科一事的,正是王尚书!
而今女帝当着群臣文武百官,只赐茶与老尚书王衍?
陛下这是“宁死不屈”也要撑恩科吗?
就算摄政王不同意,也要一意孤行?
瑞常安端着凉茶慢慢走过来送到吏部尚书王大人面前,笑道:“请王大人润喉。”
“臣叩谢圣恩!”
王衍愣了片刻,回过神,先跪下谢过圣恩,方起身端起凉茶。
哆哆嗦嗦在文武百官紧盯的视线中,一咕噜将凉茶一饮而尽。
明明喝的是茶,老尚书却有一股在大殿之上喝御赐毒酒之感。
可他又喝的很骄傲!
众目睽睽之中,他从心底莫名升起一种被皇上重视知遇的感激之情。
女皇陛下头一次如此态度鲜明的站在了恩科一面,这令朝堂之上的官员们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宋辞君无视蔺琰投过来意味不明的目光。
看着座下群臣微微一笑:
“你们说说,大选在即,朕大婚是不是件举国同庆的大喜事?”
这还用说吗?
文武百官齐呼:“皇上大喜,九州同庆!”
端坐椅上的蔺琰,仿佛意识到什么,脸色忽沉,眉头皱的更深。
不待他开口,只听宋辞君高兴的笑道:
“既然大喜,那朕就开个恩科九州同庆一下吧,双喜临门!就这么定了,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