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德贤庄地处胶西郡西南方,背靠竹山毗邻新海郡,是新秦大陆儒家学术的起源地,素有新秦大陆“孔孟之乡”的美誉。
据《新秦大陆纪事》所载,大秦帝国始皇帝为“燔诗书而明法令”,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颁下“焚书令”。众多被祸及学派的年轻学士为逃避灾祸遂改名换姓,自愿进入童男童女的队列远赴海外,也因此使得一众学派的典籍学说得以在新秦大陆生根发芽。
三百年来儒家学说在历代掌门的努力下盛名大陆,九德贤庄也成为了文人、雅仕、武者以及各方势力的神往之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九德并重;设私塾讲学,传承文化;因材施教注重人本,三百年来儒家学说对新秦大陆的文化发展和传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竹山之北,海之耳畔,九德贤庄赫然而立。
九德贤庄庄前是一片面积极大,铺满绿树、红花、草甸的空旷之地。草地之间一汪溪水自东向西缓缓流过,稀疏零乱的绿树点映着青葱的草甸。海风起处草浪随波荡漾,绿树红花摇曳生姿,花香、鸟语、虫鸣充溢四野。
草甸尽处九德贤庄卧于竹山之畔,远远看去楼阁高低不一错落有致。夕阳过处依稀可见人影绰绰,草甸之间一条石板路曲折伸延,四人沿路向九德贤庄庄门行去。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及至庄前,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上前问道“不知几位是访友还是参加齐鲁学记?”
无面道“我老人家是来会绿笛仙子良姬和幻音锁魂半生的,烦请小哥通报一下。”
“两位师叔此刻应在东院,晚生带诸位前去。”年轻书生说着便引四人向东院走去。
九德贤庄庄内水榭环布,亭台相衬,楼阁散布起伏有序,处处透着书香之气。一路行来,绿树红花,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气息,渐近东院,鼓乐之音,丝竹之声渐盈耳畔。
几人来到东院,引路的书生正要上前禀告,无面伸手拦下,谢过书生便让其自行离去。四人刚进院门站定,只见一绿衣女子,体态如柳,长发披肩,头上发髻高绾,神情淡然优雅,淡淡美目缓缓飘过四人,一颦一笑尽显绝代风华。
忽然,绿衣女子柳腰一摆,脚尖轻点,挥动手中绿笛直向无面打来,无面见人已至身前,忙出掌相迎。绿衣女子正是与无面齐名的,被誉为江湖四乐之一的绿笛仙子——良姬,四人刚接近东院,良姬便从脚步判断出几人武功不俗。作为江湖四乐之一的绿笛仙子,其在江湖上的名头可是比无面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存在,多年的江湖磨砺也练就了出奇的警觉力。
良姬身姿曼妙,动作轻盈唯美,手中绿笛掩映在绿衣之间神出鬼没。两人刚一交手,良姬便全力施为,一招一式皆是尽力相搏,毫无切磋之意。
无面深知良姬即使切磋也必全力而为的性格,不敢大意。一边尽力应对一边还不忘说道“良姬妹子,老哥哥是来找地儿歇脚的,不是打架的。一天都没吃过一口饱饭,能不能先给口吃的,吃饱了再打?”
无面本想“卖一波惨博取点同情,看在如此可怜的份上该收手了吧!”哪知良姬非但不买账,反倒加强了进攻,颇有点“趁你病要你命”的意思。
无面一看,这妹子是要饿死哥哥啊,也自腰间取出唢呐相迎,心内还嘀咕道“这妹子莫不是受了什么刺激,或者是半生老弟惹了什么祸事,正好被我赶上拿来撒气?”
两人缠斗之际,无面时不时抬眼喵向远处的青衣男子——幻音锁魂半生。只见半生青衣黑发,不扎不束,飘飘逸逸,面似雕刻,五官分明,剑眉之下一对细长的桃花眼闪动着千种琉璃光芒。玉箫别于腰间,温文尔雅,面带微笑的看着面前打斗的二人。
忽然,无面闪身向半生跃去,一个转身便来到半生身后道“老弟,赶紧管管你家娘子,太可怕了,老哥我是个快要饿死的人非但不同情还出手如此的重!”
良姬一看无面居然跑到半生身后,还说出如此逗气的话来,顿时叉腰“咯咯咯”的笑了起来。三人一见也是偷偷的乐了起来,虽然都知道无面前辈喜乐随性,经常逗的人忍俊不禁,不曾想竟有如此可爱的一面。
良姬笑道“老鬼,怎么有兴致来九德贤庄?莫不是为了凑‘齐鲁学记’的热闹?”
半生道“兄长难道也喜欢上了舞文弄墨?或者是为晚生后辈择寻机缘?”
无面语带惊讶的道“哎呀,我老人家居然忘记过几日便是举办‘齐鲁学记’的日子!”
良姬、半生相视一眼道“老鬼难道另有他事?”
无面道“我老人家只是路过九德贤庄,顺便陪同三个娃娃来找些吃食,实在是有些饿了。当然喽,也有些时日没见二位顺道来看看。”
良姬一听,又是一阵颤笑,看来这老鬼是真不关心“齐鲁学记”这等盛事。来到九德贤庄还真有可能是因为饿了,毕竟这老鬼向来没个正形,做事也从不循常理。
半生前面引路,领着几人来到东院正厅,良姬让人送上吃食,无面则将众人互相介绍了一番。得知赤刃遭了小人暗算有伤在身,良姬便命人将客房备好,扶赤刃先到客房休息,随后又让人去丰杜处请医师前来医治。
待一切安排妥帖,良姬道“不知这位少年与老鬼是什么关系?”
无面道“小娃娃乃是天池老人的关门弟子,也是我老人家的小朋友。”
良姬、半生同时道“天池老人?”
无面道“是的,就是那个老家伙的关门弟子。”
良姬道“居然有人敢动他的徒弟,看来胆子够大的啊!”
无面道“胆子嘛,是有点,不过命却不够给胆子撑腰的!”
墨义道“晚辈近些时日总听人提及江湖四乐,眼前三位前辈已占其三,不知道另一位是哪位前辈?”
无面道“我老人家以唢呐为武器,在江湖稍有名气,唤作“镇魂”;道家青藤以二胡著世唤作“命对”;半生出身儒家,以萧成名江湖,唤作“幻音锁魂”;良姬出身琴乐之家,以笛著称唤作“绿笛仙子”。良姬与半生相识于江湖,结伴而行,互生情愫,后来更是结为夫妇,多年的江湖漂泊让二人看淡世俗名利,遂隐于九德贤庄,潜心乐曲,精研武学。只因我们四人皆以乐器为武器,而武功修为又与乐曲有关,故此有江湖四乐之称,虽然江湖也有颇多以乐器成名的人物,但是多数因为立场飘忽不定并未被江湖人考量。”
近些年来,青藤醉心研习“命对剑法”和“梵音八渡”,更要帮忙处理道家事宜,良姬妹子和半生老弟也是醉心研习曲乐、功法和教授徒弟,只有我老人家还活跃在江湖,哪里有热闹往哪里钻,他们三人则极少在江湖露面。
半生一笑道“兄长闲云野鹤让愚弟羡慕,奈何愚弟却无法像兄长一样洒脱。而今大陆纷争四起,商於城‘管事府’对大陆的管控也大不如前,世道纷乱,民生疾苦,我二人不忍见世人受苦,却又无力改变,才选择隐身以避世。”
墨义道“前辈,不知刚才所提‘齐鲁学记’是何种盛事?”
半生道“儒家历代掌门遵从传统,每年都会举办一次集会,集会之目的主要是为了畅谈学说,传承先贤之德,使后世不忘华夏之根,炎黄血脉。近十年来参会的人数逐年增多,学会也参杂进了以武会友以及琴棋书画的各项比试。”
荆济道“缘何叫作‘齐鲁学记’?”
良姬道“在大秦帝国的时代,儒家起于齐鲁大地,素有‘齐鲁之地,孔孟之乡’的美称,先祖来到新秦大陆之后为作纪念故取名‘齐鲁学记’。”
三百年来,齐鲁学记一直都是这片大陆的顶尖学术盛会,能够参加齐鲁学记的不是各地名士便是一方势力的贵家公子,也不乏各处的惊材绝艳之辈参与其中。有些人是为了一睹大陆名仕的风采,有些人则是为了展示才华,以期寻得知音良主。
墨义初听齐鲁学记之事,好奇心顿起,不免有些期待。无面看出墨义心思,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既然赶上‘齐鲁学记’这等盛会,老哥哥我也想凑凑热闹,怕是要多麻烦二位几日了。”
半生哈哈一笑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者皆是客,兄长尽可安心住下。”
无面道“虽然我对这学记没什么感觉,但是作为大陆的一大盛事,年轻人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的。如今赤刃有伤在身,两位小友不妨陪我老人家多逗留几日,也见识见识儒家人的风采。”
墨义道“只怕是要麻烦两位前辈了。”
良姬笑道“年轻人只要不嫌吵闹,自可安心住下,九德贤庄自当欢迎。”
说话之间,只听“咕噜”一声,无面一摸肚子道“良姬妹子,老哥哥的肚子已经忍不住了,再不吃东西可是真的就要饿死了”!
众人听言又是一阵哄笑,半生前面引路,引着几人去饭堂用餐!
翌日清晨。
荆济早早起床,洗漱完毕便想找个清净的去处舒展舒展筋骨。只见九德贤庄到处人影绰绰,往来之际各行其是,端的是忙碌不已。荆济自觉庄内难寻清净之处,于是便出东门缓步向竹山而去。
清晨的竹山雾气升腾,鸟鸣虫吟清脆悦耳,溪流蛙鸣徜徉自得,野花和树叶的馨香四处飘散。清凉的海风轻轻吹过,温柔了梧桐的叶,摇摆着道旁的花,撩拨起溪中的水,弥散了阳光里的鸟鸣。
行不多时,来到一片郁郁苍苍,青翠葱茏的竹林前。放眼竹林碧波荡漾,青翠欲滴,微风拂面,宁静幽雅间回荡着清新的竹香。荆济闭上双眼,深深的一个呼吸,静静地感受着竹山林海的磅礴生命气息。荆济竟是禁不住地向竹林深处走去,不知道行了多久,只见一片竹子自根部离地大约三尺处被齐刷刷斩断。一个约有十六、七岁年纪的少女着一件黄色衣衫,身材纤细高挑,浓密的发丝高高的缵在脑后,发梢顺肩而下,直垂腰际,齐眉的刘海儿下衬着一张鹅蛋脸,眉目如画,肌肤白皙,英气逼人,正在竹桩之上挥剑起舞。
黄衣少女身如雏燕般轻盈,伴随着“沙沙”的竹声,手腕轻转,绿剑挥动如青蛇吐信,嘶嘶破风;玉步横移,踩出旋叶飞花,剑影叠起,竹叶纷崩而下;绿色剑芒在空中画成一道弧线,少女腰肢亦顺着剑光倒去。
“此女剑法看上去好似有气无力,如弱柳扶风,似轻拈落雪,但剑招却甚是凌厉。于竹桩之上凌空舞剑,更要心与剑意相通,否则下盘不稳反受其累。”荆济边看边思忖道。
荆济看的入迷,心旌动荡间嗅到一股凌厉的杀气,原来是那黄衣少女发现有人在偷看她练剑。只见黄衣少女猛一踩竹桩挥剑便向荆济刺来,荆济一见慌忙闪身避开道“姑娘请听在下解释,在下实非有意偷看姑娘练剑,只因路过竹林,见姑娘剑法出众禁不住多看了几眼,还请姑娘见谅。”
黄衣少女一招未中,秀眉一横,身形轻转,盈盈然飘至荆济眼前。荆济身形一闪宛若蛟龙腾跃而起,向着竹林外飞遁而去,黄衣少女莲步生风,似浮光掠影一般便追了上去。
荆济边退边向姑娘解释,姑娘却是始终不发一言,手中剑更没有丝毫的停顿之意。无奈之下,荆济只得挥动折扇与姑娘过起招来。
墨义起床便去查看了一下赤刃的伤势。经过一夜的静养,赤刃已经大有好转,好在都只是皮外伤不出几日便能痊愈。
墨义在骊山之时,父亲曾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智者当知学善学,为己为人,且不可固步自封,止于当下。”
如今离开骊山已两月有余,在见过了义陇城的繁华兴盛,也见过了西渡城的坚韧不屈,又听闻“齐鲁学记”之时,墨义方才意识到自己对这片大陆而言仍是白纸一张,不识过去,不知当下。是以,墨义整夜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一直在想该如何去了解这片大陆,了解三百年前的大秦帝国以及大陆的血脉根源。
墨义离开赤刃的卧室来到一水榭凉亭边,只见无面盘膝而坐,双手置于膝上,均匀有序的呼吸吐纳。墨义不愿打扰,远远的便停下脚步。
无面缓缓睁开双眼道“我老人家观小娃娃愁容满面,难道是遇到了什么难解之事?”
墨义道“晚辈有颇多问题想向前辈请教,又恐打扰前辈清修!”
无面一听,嘿嘿乐道“识文断字,舞文弄墨的事情千万不要问我老人家,问也白问!至于江湖上的事嘛,我老人家倒是略知一二,小娃娃若不嫌弃,我老人家倒是可以尽力为你解惑。”
墨义道“晚辈出山两月有余,却未曾认真了解过这片大陆的情况。晚辈知道前辈遍游大陆,关于江湖之事知之甚详,是以想向前辈请教,还望前辈不吝赐教。”
无面道“我老人家果然没有看错,小娃娃不仅心地善良,心细如尘,也是十分的有上进心。行走江湖,理应多了解一些江湖上的东西,这样才能少吃亏。”
新秦大陆江湖素有七家、六阁、五主、四乐、三怪、二圣、一楼一湖之说。虽然近些年不断有新生势力崛起,但是风头依旧无法盖过这些成名已久的势力,至于那些在江湖上名不见经传的小势力更是数不胜数。
小娃娃行走江湖尽量不要招惹翎狱阁、魁嵬阁和东生湖的蛟魇帮。翎狱阁作为大陆第一的暗杀组织,绝非浪得虚名;魁嵬阁出手必是灭门之灾,至于魁嵬阁有多少人,阁主是谁,到现在都无人知晓;蛟魇帮活动在大陆东边的东生湖附近,总堂在东生湖南边的死亡沼泽内,实力更是远在楚苂阁之上。
近几十年来,最大的变化应该就是在大陆最南端的冰原之上,天山之畔出现了一批新的力量,这些人与海奴兄弟颇为相似,但是身体更加强壮,武功也相当怪异。他们在平苍郡最南端的天山脚下建立雪原城,声势已是日渐壮大,他日若是遇见务必要多加小心。
至于大陆的历史有三个地方可以了解,分别是儒家的藏书楼,道家的藏经楼和商於城麒麟阁内的古鉴楼。因为这三座书楼里都有各家武学典籍、兵书战策和历史史料,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进出的,尤其麒麟阁内更是存有完整的大秦帝国及大秦帝国之前朝代的史料,更有新秦大陆由来的历史记载。
在无面异常详细的介绍下,墨义对大陆的江湖格局也是有了初步的了解。江湖之大,世事纷繁复杂,有高人前辈的经验指点,行走江湖非但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更能少生是非,多行义事。
二人相谈甚欢之际,忽见远处闹哄哄的一片。二人不免也上前凑凑热闹,细听之下才知道是良姬和半生的徒弟在竹山上与人动起手来。据说来人武功不弱,良姬和半生的徒弟对上那人都没讨得半分好处。无面一听,立时便来了兴趣,有乐子那必须要去瞅瞅。于是便随良姬和半生与一众人等向竹山赶去。
荆济与黄衣少女你追我赶之际已是战至百招开外,尽管荆姬边退边试图解释,却都无济于事。荆济每一次的解释都只会换来黄衣少女更加凌厉的攻击,万般无奈之下,荆济只得与黄衣姑娘过起招来。